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题记
每逢周一上午八点四十五分,在位于县城东郊澧水河畔的易家渡镇完全小学校园内,就准时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琅琅的经典诵读之声。每到这个时候,学校全体师生就会准时齐聚在庄严肃立的国旗下,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之间展开相互竞赛。时间一长,各班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同学们已然对所诵读的经典烂熟于心,个别甚至已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一时间,学校诵读经典蔚然成风,校园处处充盈着书香气息,同学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日臻形成。
自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以来,同学们观察能力得到拓展,群体观念得到增强,感恩意识得到培养。以往遇到课堂习作做挠头状的少了,现在痴迷文学作品的多了;校园欺凌现象少了,团结友爱的多了;下课追赶打闹的少了 ,积极乐观好学上进的多了……
为什么我们学校会出现这般新貌 ,一言以蔽之——自然是经典诵读让我们澧水学子心灵得到浸润的结果。
那什么是经典呢?
经典跨越时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典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经典给人带来超强的震撼力。
还记得——
本学期我们学习新授语文诗歌单元时,语文老师在单元导语介绍中做出了这样的解读。
诚然 ,正如大诗人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与同学们一道梦回远古 ——在鲧禹治水、精卫填海的神话里体察到先人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时光流转 ,从“万经之王”的老子《道德经》中体味以诚待人,甘居低下的谦卑之德;“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从岳飞的《满江红》中体悟满腔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为什么诵读经典?自我们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不由得常常思考这一习题。
体悟人生,开启智慧;涵养气质,谈吐高雅;打造底色,丰富内涵。这些似乎不言而喻,自不待言。
直到某一天,那答案越来越放大清晰起来——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侍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还记得——
盛校长一个月前参加我班诗歌朗诵会殷切寄语时说过的这一句话。
回到家里,我特意通过翻阅二千多年前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才真正接触掌握了诗歌的社会功能。
我今年十岁,平时挚爱读书。在我看来,“南有风、北有骚”是为中华文化两大源头。
每到周末,我时常流连于我们石门易家渡逸迩阁书院中读书学习,也曾多次伫立在书院二楼处那装满整整四大柜的中华典籍《四库全书》前陷入到沉思之中……
学校不正是期望我们通过经典诵读帮助每个同学确立人生的志向——从小立大志,长大成大业么。
吾道南来,原是逸迩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澧水余波。
传承经典,筑梦未来 ,从经典诵读中汲取营养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携起手来 ,从现在做起,从经典诵读开始,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悠悠中华,浩浩文化,光耀千古华章;字字珠玑,篇篇锦绣,浸润澧水学子。(作者系石门县易家渡镇完全小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