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4日讯( 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陈亚男 曾星怡 ) 近期,国内2名初中生因病抢救无效死亡,其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根据相关部门的通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潜伏期通常为1至7天,两个病例间隔跨度为20天,从发病到死亡都没有超过24小时。
如何区分流脑和普通感冒?如何预防?7月14日,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答疑解惑。
暴发型流脑常于24小时内死亡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流脑的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2月至5月,正是春季气温变化大、人群活动频繁的时期。低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侵袭。5 岁以下儿童是流脑的好发人群,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发病的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喷射状呕吐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也可引起败血症,皮肤出现紫色淤点、瘀斑,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少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救治,常于24小时内死亡。
通常情况下,流脑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容易混淆和漏诊,耽误治疗。
如何区分呢?李升炉介绍,流脑患者发热时往往体温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且伴有寒战、头痛剧烈等症状。此外,流脑还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等特征性症状。
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很关键
接种脑膜炎奈瑟菌疫苗是控制和预防流脑传播最有效的措施。适龄儿童在6月、9月龄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3岁、6岁加强接种A+C流脑多糖疫苗,均为免费接种的免疫规划疫苗。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包括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但接种疫苗并不等于万无一失,疫苗的保护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疫苗的有效性、接种次数、接种时间等。此外,疫苗并不能保证对所有类型的流脑病菌都有效。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市民仍然要注意做好日常措施,能 够有效降低传染病的感染和传播。
1.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被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机会。
2.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或感染风险较高的场所,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
3.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或用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在处理食物之前和上厕所后,应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洗手,另外用消毒酒精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也是很重要的。
4.提高免疫: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合理膳食,多饮水,不抽烟,不酗酒。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5.出现症状时,应及时规范就医,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避免出现严重健康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