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赏花灯、猜灯谜等民间传统习俗外,必不可少的就是吃元宵或汤圆了。
不管是南方“包”汤圆,还是北方“滚”元宵,都是鲜香四溢,甜糯爽口。尽管不同地区在叫法、口味、制作上存在差异,但外观都是一样的,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但是,元宵/汤圆含糖量高,糯米不易消化,怎样健康吃元宵/汤圆,身材也不变会圆呢?2月1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营养师蔡华给大家支招。
如何实现“吃对汤圆,身材不‘圆'”?
“汤圆是一种以糯米和糖为主料的食品,除了精白糯米粉含有大量淀粉之外,馅料中糖分也不少,是一种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非常少的高热量主食。”蔡华表示,不同馅料的汤圆所含的热量不同,一般来说,一个普通的芝麻馅汤圆,能给人体带来相当于一两米饭的热量,如果吃汤圆就一定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数量。
从营养价值来看,坚果类原料营养价值较高,花生、芝麻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E;从健康角度来讲,则可以选择一些不是很油腻的蔬果类汤圆,如山楂、百合等。
“吃汤圆不要和油腻的食品搭配,油腻的食品只会和汤圆一起给肠胃造成更大的负担。 ”蔡华建议,可以搭配一些清淡、促进消化的素食,如芹菜、山楂、包菜、白菜等,凉拌、白灼、清炒皆可,减低因吃汤圆造成的胃部不适,促进肠胃的蠕动,同时也平衡了热量的摄入,让美味和健康兼得,做到吃汤圆而身材不“圆”。
吃汤圆时间还有讲究?
蔡华提醒,吃汤圆最佳时间是在中午,这个时候人体的胃肠功能最强,也有充分的时间来消化汤圆里过多的热量。
“很多糖尿病人对无糖汤圆感兴趣,觉得没有糖就可以放心吃。”蔡华提醒,无糖并不意味着低热量,也不意味着可以降血糖。因为汤圆中的糯米粉可使血糖升高,甚至比蜂蜜还要快,与白糖相差无几。哪怕没有加糖,吃它也一样不利于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人要十分小心。
“汤圆最好是热着吃,因为糯米食物冷后更难消化,容易造成脂肪囤积,尤其对老人、小孩、肥胖者不利。 ”蔡华表示,吃汤圆、汤圆浅尝即止。汤圆虽好,毕竟是高糖高黏性食品,若过多食用,势必会造成胃酸分泌增多、腹胀、消化功能下降等不良感觉,也会造成儿童龋齿、发胖等的几率上升。减肥的人们吃汤圆则不宜再吃主食。
蔡华介绍,由于汤圆是圆的,刚煮好的汤圆,表皮和内馅的温度都很高,因此还被称为“烧心蛋”,如食之过急或食用时用力过猛,咬开后被烫伤口腔和咽喉者也不少见,大家最好是等出锅汤圆稍凉一会再食用。此外,放慢进食速度吃慢些,有助于消化,既过嘴瘾又不长胖。
儿童吃汤圆的三个提醒
“一般来说,3岁以内宝宝不适合吃汤圆。 ”蔡华表示,由于糯米比较黏,1岁以下婴儿很可能因汤圆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2岁幼儿不容易嚼碎汤圆馅中的花生。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汤圆时也不能整个吃,以防不测。肠胃不好、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更应少吃汤圆。
其次,分成小块吃更安全。“孩子食用汤圆时,家长最好用筷子或羹匙将它分割成块后再让孩子入口,这样既可避免被汤圆馅烫伤,也可防止误吞情况发生。 ”蔡华提醒,家长们也要注意,现在的汤圆馅里都有果粒或花生碎,即使分成小块,仍有误吞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家长“陪吃”,也要留心。
蔡华提醒,孩子吃汤圆时,家长应全程关注,避免吃太快、太急。同时,要观察孩子吃汤圆是否出现不适,因为年幼的孩子往往不会主动用口语表达不舒服。一旦发生汤圆卡喉的情况,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法”急救,也就是先从背后环抱患者,握拳抵住其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再向上推压以增加气管压力,将喉头食物排出。同时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切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