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频道 > 政务信息

"三问"于民:富"湖南元素"的拜民为师时代乐章

2011-11-02 11:24:39  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禹振华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这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民生盛宴,这是一次执政为民的民意恳谈。

        一边是民众指尖流淌心声,另一边是省委躬身聆听期盼——通过跨越时空的“亲密接触”,我省于9月15日启动的“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结出了“金秋的果实”。

        情深一片谋发展,力集一处为富民。正如省委言辞恳切寄语全省人民时所言——“拜人民为师,是我们真诚的心愿”, “三问”活动中纷至沓来的建言,宛如一双双灵巧的手,奏响了拜民为师的时代乐章。

        这曲时代乐章,是我省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单元”。探寻这个“历史单元”的细节,触摸到的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永恒。

        “三问”活动是一扇大门,省委与民众情感交融。“三问”于民,既是一份民生大礼包,也是“拜人民为师”的制度和理念创新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拜人民为师”的必由之路。

        早在2006年,省委便决定在全省开展“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这一做法,开创了全国省级党代会的先河。

        今年11月,将在长沙召开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为广开言路,省委的“三问”活动敞开大门,全方位地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途径问政、问需、问计,与民众情感交融,开始新的写满希望梦想、饱含时代温度的科学发展征程。

        从“双献”到“三问”,我省在“拜人民为师”的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等方面“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大量探索积累宝贵经验,送出了一份民生大礼包,贡献了一曲富含“湖南元素”的拜民为师时代乐章——

        问政于民,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需于民,把话筒递到每个人手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问计于民,顺民意接地气,“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畅通的渠道,使省委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直通车”畅通无阻。提交建言的人群中,既有见识卓著的专家学者,也有朴实无华的市井百姓;既有在外工作的湖南人,也有在湖南工作的外地人;既有党政机关干部,也有个体私营业主;既有白发长者,也有莘莘学子…… “三问”,成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热议话题:

        “迫不及待,今天一上班马上就上网来看看了。嗯,真的有好多人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我的小日子肯定会好些的。”——对网友“活着是一生的事”的兴奋,我们感同身受。

        “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要使‘三问’做到长问、久问、勤问、真问,建议在媒体上长期开设‘三问’栏目。”——对张志华老人言语间的期盼,我们深以为然。

        ……

        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民,最实在的成果归于人民,最持久的动力源于人民。经过5年的成长,省委“三问”,既是我省“拜人民为师”理念的“成人礼”,也是站在新起点上的“出征式”。

        饱含湖湘儿女热情和智慧的建言,全为肺腑之言,多有真知灼见,其对湖南发展的现状认识与前景展望,将个体智慧与湖南整体发展集于一身的担当和责任意识,令人钦佩。对于他们参与献策的热情和助力发展的激情,省委倍加珍视;对于他们所提交的建言和需求,各级党政部门正在努力践行。

         “三问”活动是一条途径,省委与民众相互信任。“三问”于民,既汇集成了“湖南智慧”的新高地,也记录了民主进程的新坐标

        诗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其实,新的不仅是太阳,更是在太阳下生活的人民和人民的生活。

        从9月15日起的一个半月,湖南“三问”所讲述的故事,已被全省、全国乃至生活在海外的湖南人放在了聚光灯下。

        这个故事里,既汇集有“湖南智慧”的新高地,也记录了民主进程的新坐标,放飞着美好生活的新愿景。找寻这一“故事”的根源,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现实需要——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1960年访问中国后说:“毛泽东的哲学非常简单,就是人民起决定作用。”

        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民情上达,更善待民意民智。省委书记周强尤其看重民情民意:今年7月,他将农民工请进省委做客,聆听大家的梦想和心愿;8月,他在人民网寄语:“网上留一言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网下办一事是对人民群众的责任!” 10月,他不仅亲自拟定“三问”活动主要内容,还专门作出批示:“望认真收集各方面意见,使这项活动真正成为发扬民主、集中民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问政于民知得失,求的是发展之道;问需于民知冷暖,求的是和谐之本;问计于民知虚实,求的是创新之力。“三问”活动这条途径,反映了省委与民众的相互信任,在汇集民众智慧共谋科学发展的同时,也清晰地传递出民主政治建设前行的足音。

        省委“三问”于民的寄语,其言谆谆,其心恳恳;民众参政议政的建言,其语切切,其情殷殷。 “三问”活动启动后,从“开凿湘资沅运河的建议”,到“治理公交车的超载”;从“在全省规划建设绿道的建议”,到“对三农问题的一些思考”……人民建言如潮水般涌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民众智慧的“星星之火”,呈推进科学发展的“燎原之势”,合力描绘着湖湘大地更加辉煌灿烂、充满活力、安定和谐的宏伟蓝图。

        “三问”活动掀起的热潮,说明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我省人民群众的思想越来越解放,参与政府决策、寻找发展路径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与之对应的,则是湖南各级党委政府面对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热情的善意和接纳。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据此批示:“‘三问’活动开展得好,希望加强扩大搜集面,对不同群体所反映的问题系统综合分析,为省委决策提供参考。”

        宏论有真知,片语展真诚;一言之善,贵于千金。携手奋进的深情凝聚于此,握指成拳的力量倾注于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展现于此,科学发展的优势印证于此。那些在“三问”活动中生长起来的事和物,将成为共同的财富,让三湘人民带着梦想走得更远。

         “三问”活动是一个承诺,省委与民众共同完成。“三问”于民,既是“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顺应民意科学发展的深层动力

        中国的复苏与崛起,曾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在以近10%的年均增速发展了30多年后,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踏上了伟大复兴之路的中国,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中部的湖南,2008年GDP总量进入“万亿元俱乐部”,2009年GDP再增13.6%, 2010年GDP突破1.5万亿元,增长14.5%,总值和增速均列全国前十。令人惊叹的“湖南速度”,无疑是“中国奇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了,并不等于可就此高枕无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发展起来了的问题不比不发展起来的时候少”——

        改革开放的巨轮在激流勇进30多年之后,正全面驶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矛盾凸显期”,因此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在当今时代,“机遇”一词,已是耳熟能详。但是,长期相对顺利的发展,如果缺乏来自人民的警醒,也容易让人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老生常谈。

        科学发展前无古人、世无先例,书本上没有答案。“摸着石头过河”,说的正是“试错逻辑”: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无论是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4种考验,还是战胜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4大危险,都需要与人民携手奋进。

        这,让我们想起鲁迅先生的话:“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们都已看见——“三问”活动座谈会,参与者代表和网民“扎堆”在周强、徐守盛等领导身边,犹如他们常去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医院。“三问”形式是“问”,其要却在“行”。问答之间,流动的是关于科学发展的真知灼见,见证的是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升的欣欣希望。

        我们不会忘记——“省直厅局领导访谈”网上“三问”,在线网友云集。虚拟网络涌动真情,无尽空间心心相印。“三问”始于“问民”,目的却在“惠民”。唠家常、说心事、话期盼,竞相迸射的活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对人民意愿的由衷尊重。

        ……

        人民的命运,是历史的刻度;人民的生活,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人民的智慧,是科学发展的基石。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人民对于破解困难把握机遇的呼吁、建议甚至质疑,不是发展的拦路石,而是科学发展的深层动力。

        在我省科学发展道路上,“三问”活动就是一个承诺,由省委与民众共同完成——从充满机遇的发展中,寻找我们必须遵循的规律,从充满挑战的发展中,坚定我们始终不渝的选择。

        时间的意义,远不能用长度来衡量。回味“三问”活动一个半月的精彩,就像回味一本厚重的书。

        在这本书里,“民生”为最大的政治,“共享”成最基本的发展思路,“以人为本”是最核心的理念。“三问”活动所奏响的拜民为师时代乐章,不仅是在为湖南的科学发展寻找答案,也在为全社会的“拜人民为师”积攒经验。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