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非燃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养老保障事关老年群体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我们必须怀着为民之心,聚力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切实办好社会养老工作,实现弱有所扶、老有所助、难有所帮。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部分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存在“养老难、吃饭难、医疗难”问题。养老服务是保障基本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晚年,更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聚焦老年人基本需求,做实做深做细各项养老工作,建成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民生项目清单,综合运用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措施,强化责任担当,下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盘棋”。同时,借助“三会一课”、实地走访,利用新媒体、海报、广播等方式,加强对养老政策的宣传释疑,讲解社保缴纳方式以及政策亮点,确保百姓各项养老待遇落到实处,让养老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花”。
社保基金是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提高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是以民为本的体现。我国有1.7亿老年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常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对老年群体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为老龄事业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打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保卫战”,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将老年人的所思所想化为所见所得,用心守好百姓的养老“钱袋子”,让百姓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要从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确保老年人享受到舒心的服务;统筹推进、一体落实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使老年人生活得到保障、心里充满温暖,让群众笑容成为“最美的风景”。
养老事业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基础,要顺应时代潮流,精准对接养老服务需求,培育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推动健全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构建“党建+救助”“救助+就业”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党员干部日常巡访、定期探视、挂点帮扶等,加强全方位养老服务工作,优化分层分类社会措施,进一步加快兜底性养老服务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及时准确了解老年人所思所盼所忧,促进资源均衡配置,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等服务,确保“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我们要提高养老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兜住”养老服务底线,“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靶向施策打好养老保障“组合拳”,进一步优化社会养老机制,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强化社会服务、增进民生福祉,在“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上持续发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确保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到位,真正实现“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