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芙蓉国评论

芙蓉国评论:点燃文化明灯 照亮振兴之路

2023-06-29 11:52: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李佳芮

    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民族强。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文化相传,方能永存,广袤的乡村不仅拥有生动多彩的山川气韵,更沉淀着五千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乡村实际,挖掘文化资源,用心解锁“文化密码”,守好传统文化的“根”,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挖掘文化“资源”,从“一花独放”到“花团锦簇”,让文化“活起来”。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多彩的文化风貌,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共同组成了乡村丰富的文化景观。要深入大街小巷,挖掘传统文化要素,如独具特色的历史遗址、传统服饰、民俗节庆、人文历史、乡土曲艺等,提炼这些元素的文化价值,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盘活优秀文化,让传统村落焕发生机、农业遗址重现活力、文物古迹活跃起来,形成富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体系。逐步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利用数字技术将其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为文化保护利用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守好文化的“根”与“魂”,为乡村发展注入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培育文化“人才”,从“凤毛麟角”到“群英荟萃”,让文化“传起来”。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旺则乡村旺,大力弘扬和发展乡村优秀文化,就要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人才“智高地”,重视和发现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科学建立“乡土人才库”,广泛吸纳文艺领域人才,借力乡贤梳理文化企业从业者、文艺院团工作者、文化部门退休人员等人才目录,依托他们在文化事业方面的经验、学识、技艺、资源,壮大乡村文化事业。群众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大力推进文化强基工程,建设文化展示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村民文体广场等场所,积极策划组织文娱活动,号召群众广泛参与文艺作品创造、技能展演、场景构造等工作中,充分发挥群众的集体智慧,让农民当“主角”,唱出自己的“农家”大戏,唱出乡村文化新活力。

    助力文旅“融合”,从“破土而出”到“开花结果”,让文化“火起来”。乡土文化是一张靓丽的名片,只有用“特色产业”的土壤栽培,才能开出乡村发展“富贵花”。以乡村优秀文化为基础,走好“文化+N”的发展思路,以“文化+特色产品”为抓手,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服饰、婚礼习俗、传统技艺中的时尚元素,结合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重点开发一批文化创意产品,用特色农产品、传统农耕技艺等文创产品为乡村“烙印”,以“文化+乡村旅游”为导向,整合各类文旅资源,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园、农家乐等项目,打造文化、旅游、生态一体化布局,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文化+数字技术”为目标,广泛运用云直播、短视频等手段,拍摄田园风光、乡村古韵、农业生产等反映民俗风情的视频、纪录片,以乡言乡语表达乡村乡情、乡土乡貌、讲好文化产业背后的人文故事,为关联产业添彩增色,促进文化产业“拔节生长”。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