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的蚕宝宝体肥身壮,一条条可健康啦。比去年喂养的蚕宝宝要大得多,它们一天要吃2000公斤新鲜桑叶。”10月4日,在桑植县上洞街乡麻洛村养蚕基地,养蚕人向林芝见到记者,就连忙介绍她养殖的蚕宝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向林芝是麻洛村养蚕的好手,也是带领村民养蚕致富的带头人。她利用养蚕的经验和村里爱养蚕的习俗,从2017年2月开始种植桑树,2018年开始养蚕,流转土地500余亩,建起了厂房,还请来了技术员,让农民拿到了土地租金。48户农民入股成立合作社,让37户建档立卡户脱贫。每年她带动近30名本村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家家种桑树,户户养桑蚕”给合作社带来了福利,入股的农民学到了养蚕技术,又能够脱贫致富,许多农民由衷地高兴。
随着基地投入增加和政府部门的扶持,向林芝养蚕决心更大了,养蚕技术更加纯熟。她和村里的养蚕人一道不断创新思路,获取更多的劳动产品,形成饮食、药材、面膜、蚕丝被、服饰等诸多系列产品,吸引周边村寨以及吉首、怀化、长沙等地商人来购买产品。“我们制作的桑叶素菜,被评为桑植县十大名菜之一。蚕丝被价廉物美,常常被抢购一空,我们基地还成为网红打卡地,电视连续剧《江上如此多娇》就有许多镜头在这里拍摄,给养蚕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向林芝说起养蚕,就滔滔不绝。养蚕不仅带动了群众就业,还直接推动了养蚕产业不断走向成熟。
向林芝的养蚕基地建在一个小山包上,四周全是长势喜人的桑树。5名村民正在低头采摘桑叶,新鲜桑叶运进厂房,直接投喂给蚕宝宝。记者来到厂房,只见木架上的蚕宝宝趴在桑叶上,或睡、或卧、或爬、或啃,一条条健康壮硕,非常可爱。向林芝告诉记者,今年共养殖了6季蚕宝宝,比去年多了两季,蚕茧也多了一倍,制作的蚕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加,村民的收入也渐渐提高了。说起生产效益,她心中洋溢着一种感激之情。一方面由于生产需要,许多养蚕人不断钻研新技术,比如蚕丝蚊帐,轻巧、柔和、透气、耐用,在过去是富裕家庭的必需品,产品十分紧俏。可由于断代,蚕丝编织技术停滞不前。村民唐云芝和几个妇女,时常聚集一起,探讨编织技术,给新产品开发带来希望。另一方面,村里回村的打工人多了起来,她们主动找到基地帮助干农活,人手充足,团结互助,扩大了基地的桑树种植面积,也直接增加了养蚕的社会效益。
“作为现代养蚕人,做活产业,带动就业,虽然艰辛,但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政府帮助流转土地,处理纠纷,传授技术,兴修产业路。我们养蚕人,同心协力,一心做好技术攻关,生活也越来也好。我们家中盖蚕丝被,穿的蚕丝衣,吃的桑叶菜,住商品房,买小汽车,生活越来越美好”。说起养蚕产业的未来,向林芝的丈夫张芳先表示,下一步,基地将扩大建设规模,再流转200亩山地,带动50名村民入股,让村民学到更多的养蚕技术,开发出更多的蚕类产品,把养蚕产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