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高质量职教成“三高四新”战略新引擎

湖南职业教育擦亮品牌,多项核心指标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2022-07-29 14:09:34  来源: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爱国、求知、创业、兴工”,在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的教室里,8个遒劲大字诉说着历史的沉淀。

    一个世纪前,著名教育家陈润霖怀揣“教育救国”“工业救国”梦想,创办楚怡工业学校,在三湘大地上播下职业教育的火种。如今,楚怡精神已内化为三湘职业教育的办学属性。特别是近10年来,湖南职业教育秉持楚怡“兴工”传统,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工字号”特色贯穿发展全过程,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实现中部崛起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如今,湖南职业教育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多项核心办学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整体发展水平已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第一方阵”。统计显示,去年湖南高职毕业生数达21.35万人,比2015年增加69.44%,本地就业率达62.82%。此外,每年培训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520万人以上。

    专业群服务产业群

    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不沿边不靠海,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的湖南,“先天”并不占优势,却能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凭什么?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进入“十三五”,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湖南提出专业群建设理念,引导每所高职院校重点建设2至3个特色专业群,每所中职学校重点建设1至2个特色专业群,打造了一批深度对接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航空等支柱产业、新兴优势产业的特色专业群,以及湘绣、湘瓷、湘菜、湘茶等湘字号专业群。

    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校通过“撤、并、调、增”,实施专业改造和专业提质工程,撤销8个与汽车产业无关的专业,新设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0个与产业相关专业。目前,学校形成了以汽车专业群为主体、以移动互联专业群和财经商贸专业群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格局,汽车类专业群所辖专业数达19个。

    在“黑茶之乡”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刘迪凡从黑茶这个百亿产业中“嗅”到了机遇。2011年12月,安化黑茶学校在县职业中专学校挂牌,县内外24家茶企业与学校合作。既懂生产又懂营销、既了解茶文化又会制茶的毕业生成了“香饽饽”,专业对口就业率达100%。县职业中专学校的在校生也超过了5000人。

    如今,湖南职业院校实现了“浴火重生”,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快速提升,成为“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加速迈进的重要支撑——专业改革调整后,湖南职业院校面向三大产业的专业数比例与当地产业结构比基本适应。其中高等职业院校对接工业优势产业链的专业点718个,占专业点总数的40.1%。实现对全省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全覆盖全对接。

    院校建在园区里

    在湖南“一核三极四带”产业区域,重点建设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45所,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153所,推动重点院校与产业区域布局有效对接。基于产业向园区聚集趋势,在长沙、株洲、常德等地产业园区配套建设职教基地,大批职业院校入驻。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走“产教城”深度融合的路子,是湖南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现实需求,也是推进“强省会”战略实施的必由之路。近10年来,湖南始终坚持对接产业布局职业院校。

    2010年建成的长沙职业教育基地,是湖南最早与产业园区对接的职教城。这个基地将之前的9所职业学校整合成5所,并停办一些弱势专业,开办了一批对接长沙22条产业链的相关专业。建立起现代服务类学区,对接长沙经济龙头产业之一的服务业,信息技术类学区、电子工业类学区、加工制造类学区等对接长沙六大产业集群中的电子信息、工程机械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业等。

    2017年,依托长沙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发展趋势,基地嗅到了市场新需求——无人机驾驶员。次年1月,基地与当地一家航空科技公司签订协议,决定开展无人机教育合作。现如今,一批毕业生已进入人才市场。

    “我们正在探索‘把学校建在产业园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让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更贴近企业需要。”基地综合协调办公室主任戴伟军介绍。以建设该基地为契机,长沙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优化工作,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2009年,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动工建设,按照“工匠摇篮、两型典范、发展引擎”和“职教城、科技城、双创城”三城合一的发展定位,围绕“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一流职教科技园”目标,提出打造全国“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目前,职教科技园已有10所院校入驻办学,在校师生逾10万人,每年培训20万人次、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其中60%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省职业教育高地。

    以技为本

    从“有就业”到“高质量就业”,湖南职业院校学生凭借手中的技能,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宋子豪,一毕业就“过五关、斩六将”,考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当年,他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组织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比赛”中拿到最高分。如今,他已成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气系统设计、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团队负责人,这个团队中有不少是博士和硕士。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杨西炜和同学组成调研小组,通过反复分析、实验,研发出物联网远程控制盒。之后又进一步革新技术,研发出第一代“智慧融自中央热水节能管家”。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这一产品荣获金奖。

    目前,在特色专业群构架下,全省高等职业院校设置专业点1792个,其中对接湖南工业领域千亿产业的专业点就有760个、在校生28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2.4%、45%。

    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人才就业。“长沙地铁7000多名员工中,我校毕业生有3000多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方小斌如数家珍,“2014年4月29日,长沙市首条地铁线正式通车运营,90后女司机匡丽平就是我们学校毕业的;毕业生里‘中’字号的劳动模范就有100多个。”

    据了解,10年来,湖南全省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已超400万人。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