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湖南新闻

张家界的“彬彬有礼”已传承2000多年|博物馆里的湖南⑤

2023-10-06 11:40:59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图片

    ▲文案:张俊 文建美 实习生 罗定康 苏茜 设计:赵冰 成静岚 周颖 毛雨浓


    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件文物,承载千年沧桑文化。


    “三千奇峰,八百秀水”,张家界是一座因旅游而生的城市。奇峰之下,秀水之中,却难掩当地灿烂的历史文化。

    下面,请大家随我去看看张家界市博物馆,在一步千年中,寻根历史,赓续文脉,讲述张家界2000多年前的故事。


    沉睡两千载,涅槃重生
      
     

    图片


    姓名:三管佩刀跽坐铜俑
    年龄:2000多岁
    籍贯:张家界市永定区

    颠沛流离让我身体残损,布满斑驳铜绿,但历史的尘埃掩盖不住我的光辉。别看我体重1725克,身材瘦小,但浑身都很时尚——


    头发编织似帽,左耳穿一耳洞,左肋腋下系把短剑,怎么看都是fashion弄潮儿一枚。我胸前斜跨带子上的装饰图案,还成为当季新品,引领了西汉后期青铜时装周的人字纹风潮。


    图片

    ▲三管佩刀跽坐铜俑,西汉,青铜质地,通高16.6厘米,宽9.6厘米,重1725克。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我的设计师采用古人发明的陶范制作法,整体铸模浇筑成型。作为西汉时期的礼器,青铜一族的价值高、地位重。也正因如此,从我出生开始,我就被主人赋予了重要使命:陪伴他,誓死追随他。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就一直生活在地底下。


    图片


    浑浑噩噩两千载,未曾想过自己再会有出头之日。1986年,因为修路的机缘巧合,我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大学墓地(现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重获新生。我重见天日,就惊呆了众人。

    发现我的考古队员小小翼翼地把我捧在手心,仔细打量。看到我的头顶及双肩上各有一空心柱,判断这三根空心柱是支撑上部灯盏之类的支柱,我是承受其他物体的底座。没错,我的身份就是“人形灯底座”。

    “双眼细长,平视,鼻高,直挺,嘴小,紧闭双唇,颈短。”这是大家对我的第一印象。

    我那跪坐式的形态,也引得他们激烈探讨——双膝着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这称为跽,在汉代十分流行,被视为合乎礼制的坐法。日本人受中国文化影响,仍保留了这种坐姿。中国进入魏晋后,才有垂腿而坐。

    我这种坐姿,可以说,在2000多年前就体现了咱们张家界的“彬彬有礼”。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我用带将剑斜挎于肩的佩剑方式,与中原地区风格不同,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由于我身上展现了西汉后期张家界区域范围内少数民族成熟的雕塑与冶铸技艺,属全国独一个,为研究本土文化提供了实物见证。于是,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小小“人形灯底座”直接逆袭成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博物馆里迎来“高光时刻”



    有了“国家一级珍贵文物”新身份后,我被暂时安置在一间库房里,这里有10000多个兄弟姐妹,各个时期的都有。其中跟我拥有同样身份的有21个。

    2016年,张家界市博物馆建成开馆,我凭“硬核”实力成功“签约”这个新东家。

    图片

    ▲张家界市博物馆。


    别看我的新东家年轻,但很有特色——从外观来看,主体建筑以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重峦叠嶂”的峰柱为原型,总建筑面积15395平方米,是张家界市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

    从内涵来说,张家界市博物馆由三部分组成。一楼为地质馆,重点展示“张家界地貌”。二楼为历史文化馆,不仅展示珍贵文物,还演示了桑植民歌、张家界阳戏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楼为城建规划馆。

    馆内陈列布展结合4D影院、语音导览系统、幻影成像技术等现代科技展示项目,同时在微信公众号开通“360°博物馆”,给观众带来别开生面的视听体验。

    由于我属于“历史文物”,便进入二楼展馆供市民游客鉴赏。与我一同进入的,还有我的好兄弟——虎钮錞于。它在战争中是“打击乐手”,指挥军队进退。


    图片▲虎钮錞于,出土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子垭镇兴隆乡。


    我的另一个好兄弟——铭文戈也是战争中的利器。体重210克,身材呈“T”形,锋尖锐利。


    他俩的出现,我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军事强盛,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张家界,当时是楚人主要的活动区域之一,时势造英雄罢了。


    图片

    ▲张家界市博物馆藏品——宋代飞龙金饰件。


    为了推介我们,张家界市博物馆费了很多心思,先后策划开展了“武陵遗珍”亲子研学、博物馆里来“寻宝”、流动展课进偏远山区校园等多种活动,并设计研学课程,让青少年对我们这些“老物件”有更深的了解。


    图片

    ▲张家界市博物馆开展流动展课进校园活动。


    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文化+视听”“体验+实景”等方式,让我们“活”起来。比如,虎钮錞于就能跟大家在展厅“说话”互动。比如,我拥有一套以自己为原型的“表情包”,用于微信聊天……

    图片


    在一言一语、一步一观中,我的粉丝越来越多。我想,这大概是我们的“高光时刻”吧。

    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缪斯”

    故宫博物院的紫禁暗香疏影梅鹊小夜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敦煌研究院的琵琶镜梳礼盒……不少博物馆推出了文创产品。

    文创新路上,自然少不了张家界市博物馆。

    近几年,张家界市博物馆通过提取我兄弟姐妹身上的元素,创作出银饰、木切浮雕等系列,源于土家“守护神兽”大鲵形象的湘鲵-吊坠、手镯寓意“想你”,源于清代文物木雕狮子造型的冰箱贴憨态可掬,源于宋代飞龙金饰件图案的LED灯令人眼前一亮,源于土家传统手工艺雕刻的红木书签古色古香,以大众能够读懂的方式,讲述着流传千年的土家故事。


    图片

    ▲张家界市博物馆推出的“木切浮雕冰箱贴-虎印”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张家界市博物馆取材明代墓葬出土“土家族妇女服饰”上的蓝靛色彩,结合土家挑花技艺,推出名为《马桑树之恋》的布艺套组,精美的抱枕、抽纸盒等产品,深受大家喜欢,并在“花明楼杯”百年湖南红色文创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图片

    ▲张家界市博物馆推出的《马桑树之恋》布艺套组文创产品。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亲近我们,张家界市博物馆又先后开发设计20余件精品文创产品。其中以“银”为材质的“喜上眉梢”IP系列产品,囊括手镯、戒指、耳坠、吊坠等。

    这些产品,都可作为富有文化含量的伴手礼,也是张家界“这厢有礼了”的另一种表达。


    图片

    ▲“银饰-喜上眉梢”文创产品。


    与此同时,张家界市博物馆线上线下融合并举,助推传统历史文化IP创新发展。

    ——比如,在官方微信号上发布文物鉴赏、张家界土家过赶年、土家八大碗等民俗文化和红色历史相关推文,与网友互动,开展文创礼品赠送活动。

    ——比如,通过人工讲解、语音导览服务、研学手册等方式,向市民游客更好地介绍张家界历史文化和地貌知识。组织开展清明品手工青团、端午国风服饰体验等活动,丰富线下参观体验。

    ……

    在文旅融合新时代,“博物馆热”在张家界持续升温。据统计,当前张家界市博物馆参观人次年均30万以上,以国内外旅行团队为主。


    图片

    ▲张家界市博物馆推出的“黄金飞龙LED灯”文创产品。


    “一方面,做好张家界历史文化的宣传员;一方面,做好张家界地貌的科普员,让广大游客行走在张家界这座城市时,品味文化韵味,领略张家界地貌的独特魅力。”张家界市博物馆馆长尚巍表示。

    文物镌刻历史,创新焕启未来。

    张家界在“彬彬有礼”接待国内外游客的同时,博物馆讲述的历史故事、汇聚的文化积淀、打造的文创产品,将更好地助力这座旅游城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我庆幸遇上了“最好的时代”,感恩之余,我更想与每一个人来一场“双向奔赴”,一起传承中国文化,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中,讲好“张家界故事”。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