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在路上

科技兴路有妙招 四新技术做文章

2020-09-15 09:22:16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 涂友明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张家界新闻网9月15日讯(通讯员 涂友明)近年来,我市公路交通部门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建设上大力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四新”技术促进管养水平的提高,向科学技术要“好路率”。


    2007年,武陵源景区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白改黑)开始尝试水泥路面碎石化施工工艺。2010年,在张罗公路推行碎石化工艺,将12公里破碎水泥板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容路貌焕然一新,初战告捷。随后在G241国太桥至泉坡、后溪峪至象市、S238慈利至桃源界、S306桑植至永顺桃子溪、茶垭至瑞塔铺路段全面实施碎石化施工工艺,将这些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降低了通行噪音、减少了尘埃污染,公路和自然景色相映成辉。2017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面全面推广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实现路面废旧材料的100%回收利用,沥青、碎石等路用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85%以上,迅速改善了G353张桑公路、桑龙公路、G241武陵源至清水洞公路、S246桑植至洪家关公路的通行状况。这些年来,我市累计推行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施工技术117.8公里,推行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84公里,节约矿山开采碎石34.69万方,减少水泥采购20.11万吨,节约工程建设资金8173万元。

    在公路日常养护上,我市各级公路养护部门大力推广预防性养护,在水泥路面病害形成初期实行接裂缝灌缝、板底灌浆技术,沥青路面实行微表处,公路使用寿命平均延长2至3年。据统计,5年内,我市共实施沥青路面微表处63公里、路面清灌缝457公里、水泥路面换板11万平方。在路政治超方面,建设不停车检测系统6套,实现了路政治超手段科技化、信息化。隧道提质改造方面,在梨子坪隧道设置了烟尘、一氧化碳检测装置65套,连接监控终端消防报警系统,遇到紧急情况,汽车驾驶员能一键报警、一键救助。隧道照明采用LED冷光源,既保证了隧道照明亮度,又减少了能源消耗。

    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节约了资源,还大大提升了行车舒适度,稳定了国省干线路况,公路管养逐步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