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既没有惊天动地的旷世之举,也没有高深的文化水平和精湛的技术,更没有骄人的工作业绩。我只是凭着一份责任心做好了一名环卫工人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深知这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它将永远激励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的徐文华说。
徐文华是天津市河北区环卫局一所的一名环卫工人。23年前,刚满20岁的他高考失利,在笔记本上写下“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八个字后来到天津进入环卫局保洁队,成为垃圾清运工。
“别看我现在和居民们这么融洽,刚开始干环卫工时我总怕人家瞧不起,拉车时都不敢抬头。”徐文华回忆起刚工作时的场景,“后来我知道了,大家没这么看我,是我自己把自己看低了。”随着业务能力越来越强,徐文华摒弃自卑,变得自信起来。
“每天清晨,通过我的双手,创造出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居民们向我竖起了大拇指,逢年过节还煮好饺子送给我吃,我也从中收获了成就和快乐。”如今,每当有年轻人进人环卫一线,徐文华都会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他总是告诉年轻人:“行业有分工,职业没贵贱,只要你付出,就会有回报。”
在保洁队的那些年里,徐文华清倒的垃圾累计有17000吨多,用载重15吨的卡车可以装运1100余次。
2003年“非典”时期,一线的保洁队员直接接触各式生活垃圾,感染的风险非常大,一些人因为害怕被感染,纷纷辞职返乡。“一个萝卜一个坑,空缺的工作没人接,一旦垃圾堆积,老百姓会更不安。”徐文华作为队里的业务管理员,主动要求多加一份工作量。多干一份活,不仅是多了一份劳累,更是多增添了一份风险。
面对徐文华这样的决定,他的妻子起初坚决反对,但“固执”的徐文华还是吃力地担起这份工作,后来妻子因为心疼他,也申请加人保洁队,帮助丈夫一起干。就这样,两人在垃圾清运岗位上度过了“非典”岁月。
徐文华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和干劲儿感染了身边的每一名队员,使一些在走留之间犹豫不定的工友受到感动,纷纷留下来坚守工作。
凭借在环卫一线忘我的工作和执著敬业,踏实肯干的态度,徐文华在影响周围人的同时,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全国环境卫生行业优秀人物,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十一五”期间天津市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等荣誉。
23个春夏秋冬,23载寒来暑往,徐文华在工作中清扫过的路面长度累计起来长达7万多公里,足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半,往返天津和他的家乡河北景县150多个来回,可他却从未回家度过一个春节。
有一年春节前,家里给他寄来一盘录有《常回家看看》的磁带,听着亲人从家乡带来的思念,他心潮难平,热泪湿襟。但他却没有选择回家和亲人团聚,在给家人的回信中他写道:“春节的时候,天津的居民们渴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这里的工作非常需要我。”
2010年1月,一场50年不遇的大雪覆盖了津门。当时正回乡探望病危母亲的徐文华,从电视中得知雪情后不顾家人反对和交通不便,费尽周折搭乘一辆私家车赶回天津,投人到清雪的工作中。
在扫道组里,工友杨勇评价徐文华不仅工作肯吃苦,带头干,而且热心肠,爱助人。徐文华利用下班和休息时间主动帮助工友扎扫帚,修垃圾车,经他手补过的车胎就有上千条,为单位节约8000多元的维修费。
作为一名环卫一线的党员,徐文华立足岗位,埋头苦干,脏活累活抢着干,困难面前挑重担。
2008年,徐文华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首位落户津门的农民工,住上了政府提供的廉租房,还通过天津大学远程教育圆了二十年的大学梦。
身披晨露出门,衣浸汗水回家是徐文华多年的工作写照。为了给天津市民营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徐文华一心扎在工作上,每天在岗时间超过10个小时,从2010年7月1日至今,他只同家人吃过7顿饭。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是老徐心头的遗憾。
“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在母亲弥留之际,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开了她;不是一个好丈夫,家中的大事小事都交到妻子肩头;不是一个好父亲,没有陪伴女儿成长,为她辅导功课。但让我骄傲的是,我是一名合格的环卫工人,是一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