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清华大学网站
“曾在2011年落选中科院院士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在今年美国时间4月30日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引发了对中美两国科学院院士评选标准的争论。昨日,施一公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次无论施一公能否最终当选,都将引发新一轮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昨天(20日)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3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共有391人,其中包括2011年曾落选院士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2011年,施一公与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双双落选院士,引起广泛争议。20天前,施一公刚刚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科院网站上的公告称: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91人。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将于近期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本单位有效候选人和相同专业的外单位有效候选人情况,公示时间为一个月。由各学部参加增选的全体院士通过通信评审、会议评审和选举,并经确认、批准和备案等程序后产生新院士。当选院士名单将于年底前向社会公布。如对候选人公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不同意见,请于9月15日之前将书面意见以真实身份署名,寄至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邮编100190),不受理其他方式和匿名意见。
记者在公布的名单上看到,施一公的名字出现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但饶毅不在名单上。
施一公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8年他放弃普林斯顿教职,全职回国,受聘清华,在中美两国都引起轰动,被认为是海外华人归国效力的榜样。2011年,他和同样是“高端海归”的饶毅教授双双落选中科院院士增选,引起广泛争议。饶毅当时更表示,从此不再参评院士。2010年9月,二人联合以《中国的科研环境》为题,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社论,讨论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指出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直指科研基金管理中各种“潜规则”,在学界内外都轰动一时。
今年4月底,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再次引发“中国科学家当得了美国院士,却当不了中国院士”的讨论。当时中科院表态称,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是两个独立的学术组织,其院士增选分别按照各自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两者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必然的关联;中科院院士增选的整个过程都严格按照院士章程和增选细则进行。
记者昨晚拨通了施一公教授的电话,但他谢绝了对此事发表评论。“媒体对这件事有点儿关注过度了。”他笑着说。
虽然施一公此番成为了院士增选的候选人,但能否最终当选还未可知。记者注意到,2011年中科院增选院士时,施一公和饶毅也都进入了有效候选人名单,但最终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