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高,闽江水长。翻越了脱贫路上最后一座大山,闽宁两省区持续了26年的“山海情”未了。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山海情缘没有断点。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福建和宁夏不断拓展协作深度,创新协作方式,优化协作机制,携手奔跑在通向共同富裕的大道上。
闽宁牌“发动机”:为增收添后劲
元宵节一过,宁夏固原市六盘山机场就繁忙起来,一架架包机满载着西海固务工人员冲向云霄,飞向2000多公里外的福建福州。包机赴闽返岗,已成为很多西海固务工人员的“标配”。“在闽宁两地政府的对接协调下,用工企业需求和务工人员动态在春节期间就摸排好了,春节假期一过,点对点输送,人社部门全程派员跟踪服务。”固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宋新宇说。
农村务工人员是脱贫增收的一大主力,宁夏提出脱贫群众收入增速要高于农村居民平均水平,需要对其持续进行重点扶持。输送务工人员赴闽、吸引闽籍企业来宁投资建厂……各对口帮扶单位加大就业挖潜力度,让脱贫群众岗位更稳、收入更高。
宁夏隆德县城关镇三合村建档立卡户柳矿矿2017年就脱了贫,脱贫后主要靠打零工赚钱,收入不稳定。2019年,闽商郑开煌在隆德县闽宁扶贫产业园投资的地膜生产车间招工,柳矿矿如愿在家门口的生产线上稳定务工。“现在一个月6000元的工资按时打到卡里,一天也不拖。”柳矿矿说,春节前,他还实现了“拥有一辆小汽车”的目标。
福建省第十二批援宁干部、固原市政府副秘书长谢敏说,我们始终把稳就业、提技能作为巩固宁夏脱贫成果的有力抓手,2021年福建累计帮助3.56万宁夏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1.96万人。
闽宁牌“锦囊袋”:给发展解难题
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宁夏在脱贫攻坚阶段发展起多元化的扶贫产业。如果说脱贫攻坚战期间闽宁协作更注重把产业“扶上马”,踏上新征程的闽宁协作则倾力于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送一程”。
六盘山下的泾源县,前些年大力发展苗木产业,为当地群众尤其是贫困户增收立下汗马功劳。受苗木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这一扶贫产业逐渐陷入困境,带动增收能力下降。厦门市科技系统对口帮扶泾源县,针对困境送来“锦囊袋”。
“把它当作绿化用的苗木,当然卖不上价钱;把它当中药卖,就是宝贝了。”郑国华向当地苗木企业介绍一种叫“卫矛”的植物的抗癌药用价值。郑国华是厦门市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副研究员,去年10月来到泾源县科技局挂职后,致力于当地植物的药用价值开发,“六盘山卫矛科植物活性物质的筛选”科研项目已经立项。
彭阳县的特产红梅杏抗霜冻能力差,采摘期短,福建一家果品行业龙头企业进驻彭阳,建厂延伸红梅杏的全产业链条;固原市生态价值“变现”难,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常年扎根西海固,制定林草产业发展规划;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库存积压,20多家福建客商组团采购,探索“产业+市场”的融合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闽宁两地学校结对帮扶75对、医院结对帮扶29对。福建对口帮扶的宁夏9个县区,每个县区至少有50名福建专业技术人员在各行各业服务,为当地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闽宁牌“大熔炉”:炼干群精气神
“闽宁协作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是福建、宁夏两省区干部群众的共同感受。26年来的协作,宁夏干部群众多了“海”的心胸、闯的勇气;福建干部和闽商则平添了“山”的豪情、干的韧劲。
虎年春节假期,福州市街头的多家宁夏消费扶贫特产馆里频频出现一个身影,询价格、查渠道、问销量……他就是挂职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固原市委常委、副市长的陈论生。西北干旱寒冷的气候让他一到宁夏就犯了严重的皮肤病,春节回福州短暂休整期间,仍放不下心头的工作。
“自己来看看心里就踏实些,了解一下扶贫产品的市场和口碑,这样回去才能有针对性地在生产端进行升级。”陈论生说。
西吉县震湖乡蒙集村村民蒙忠鹏,是第一批在闽宁协作机制下赴福建的打工者。如今,他在家乡创办了颇具规模的肉牛养殖场,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打工那几年福建人敢拼敢干的劲头深深影响了我,回来搞养殖场的时候,别人还都在观望,我大胆把握住了机会。”蒙忠鹏说。(新华社记者张亮)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