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的针摆拨回至一年前。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北斗,成了!”
从那刻起,“点亮北斗,导航世界”不再是一句口号,而在北斗的星光下照进现实。寰宇苍穹、星罗棋布,它的出现像“北斗七星”一样,普照蓝色星球,服务全人类,全球真正有了“中国北斗”的导引和陪伴。
9月16-17日,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将在长沙举办,本届峰会以“北斗服务世界,应用赋能未来”为主题。一字一句之间,我们看到人们对北斗在民生领域应用的关注,更看到了北斗国际化的星辰大海。
建设以来,北斗作为“中国之星”,照亮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电力调度、应急预警、智慧城市……只有想不到,没有“北斗+”触及不到。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建设以来,北斗更作为“世界之星”,在国际化的征途中获得长足发展。
然而,北斗追求“世界之星”的过程并非一步登天,而是经过了“三步走”战略,一步一脚印蹚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创新超越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毕竟,想要打造国际化导航系统的前提就是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导航世界。
为此,中国并没有照搬美俄模式,而是在北斗二号系统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混合星座构型”。创造性应用并实现全星座“星间链路”等全新建设理念,用最经济的资金投入、最高效的卫星数量,实现全球范围覆盖和亚太性能更优。
这是北斗的中国特色,也是北斗能够成为“世界之星”的根基所在。
同时,北斗成为“世界之星”的背后,还在于其世界襟怀。自创建以来,北斗便致力于将全球各地邀请进“朋友圈”来。
如今,我国正在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推广北斗系统在东南亚地区的使用,并逐步覆盖中东、非洲及其他地区的国家。基于北斗的港口智能控制系统已经在意大利、卡塔尔、印度等20个国家的50余个港口成功应用;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
“目前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提供七种服务,自2020年7月正式建成开通以来,持续稳定运行,服务性能世界领先。”在9月8日召开的湖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谷仓介绍。
9月8日下午,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
事实上,扩大“朋友圈”不是北斗国际化的终点,为世界各地带去更优质的服务、为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带去北斗经验,才是北斗国际化孜孜不倦所追求的远方。这背后,更彰显的是北斗的世界担当。
“穿越长城,我们能到达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穿越国界,北斗在世界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新加坡,基于北斗高精度的静音打桩系统可进行桩点精准管理;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电力巡线实现现场人员与管理中心双向互动,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危及线路安全的隐患。北斗还带着满满诚意“驶入”欧洲,在中欧班列上装有北斗终端的集装箱,高精度定位导航功能让物流更便捷,实现了传统运输方式的升级转型。
凡此种种,让我们看到北斗除导航定位授时等基础服务,还兼具星基增强、地基增强、国际搜救、短报文通信等多种特色服务。北斗因其更泛在、更融合、更智能的体系,为其他国家带去了优质的时空信息服务,真正实现了“北斗服务世界”。
除此之外,北斗不仅是世界人民的“导航员”,更是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藏宝图”。北斗系统将曾经摸爬滚打积累的卫星导航经验和知识,转换成推进世界各国发展卫星导航应用的发展捷径。依托中阿北斗/GNSS为代表的北斗中心培育了大量国际化人才,同时积极参加中阿合作论坛等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倾力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北斗服务世界,应用赋能未来。”我们期待生长于中国的北斗,将种子播撒至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