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民——
忠诚履职,不负人民。
在张家界西北角,八大公山下澧水之源,坐落着美丽的小镇五道水。五溪缠绕,曲径通幽,俨然世外桃源。进镇过桥从左溪前行百余米,一生态美丽的小山村躺在森林蓊郁的小山湾。这个小山村就是五道水居委会,它是桑植县人大机关的精准扶贫联系村,1800余名村民在此繁衍生息。
今年元月份,一个人的到来,让静谧的小山村闹热起来:话脱贫、定规划、搞建设、兴产业、谋富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正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他就是市七届人大常委会代表、市人大法制会委员、桑植县人大驻五道水居委会工作队队长、五道水居委会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刘兴民。
刘兴民,一个壮实的土家汉子,虽已过知天命之年,但精力充沛,干事富有激情。10月26日,记者来到五道水居委会,他正在和居民一起从车上卸路灯杆,最后一批路灯当天安装完成,65盏路灯将照亮山村的夜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就在路灯安装现场,刘兴民讲述起他驻村以来的工作和履职的故事。
五道水居委会是由原高家坪、汪家坪、五峰山三村合并新组建的居委会,辖18个居民小组,448户1848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251人。刘兴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与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工作,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履职精准扶贫,在新的岗位上干出了不一样的成绩。
刚到五道水居委会,刘兴民给自己定下“任务”:要勤于学习。他从书本、电脑里学,向群众学,让自己尽快掌握为民服务的本领;要勤于走访。入村伊始,他一头扎进居民堆里,上门走访,两个月时间,他走完了18个居民小组,入户200余家,与600余名居民面对面交流。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针对扶贫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要勤于总结。两个多月的走访,经过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五道水居委会三年精准扶贫发展规划出台。
“抓好党建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刘兴民给居支两委班子立下“规矩”:居支两委班子成员始终要将讲政治放在首位,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正风肃纪,打造一支思想过硬、能力过硬的党员队伍;要培养后备力量,实现居委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自他任职以来,居委会新农保、新农合、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前列,新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党支部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刘兴民精心为居委会“铺排”:落实惠民工程,提高群众满意度。完成高家坪片区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水窖工程项目,15万元奖励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后溪坪至溪老垭5.2公里通组公路竣工,解决了30户100余人的通行困难。完成五峰山片区50余户170余人的低压电线改造工程。65盏路灯安装完成;推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投资68万元光伏发电建设完成,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发展青钱柳保健茶产业,为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200亩红皮黄金柚产业项目已建成,三年后受益,将为170户贫困户人均增收500元。
“挤出时间履职。” 刘兴民是职务代表,他在当好第一书记的同时,认真履职。作为市人大法制委委员,他的特长在法律法规这块。走访中,他感到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他利用田坎会、屋场会、小组会等,宣讲法律法规知识,让居民懂法,正确用法。斗篷山村民在易地搬迁之列,可他们不愿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坚决要修公路,可这与自然保护区条例相悖。通过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耐心宣讲保护区条例,得到村民理解,山上45户157人自发易地搬迁。
履职过程中,刘兴民带头组织居委会建立联防队,认真巡逻,降低了犯罪率,保证了村民生活安宁;他及时排查矛盾纠纷,使其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了矛盾激化。今年五峰山组居民为了方便采集辽竹叶,准备在五峰山组新修通山公路,可触及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红钱。居民要修路,保护区不准,矛盾不断激发。他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来到五峰山进行纠纷调解,20多场苦口婆心的宣讲下来,矛盾成功化解。同时,他还在居委会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在他的影响下,今年以来,居委会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黄、赌、毒”等丑恶社会现象,无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居民对治安满意率达到98%。
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减损、人口增加、管理粗放,亟须地方立法解决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等问题。市人大法制委组织对保护区开展立法工作,发现问题、内容制定、立法听证等,每一个环节,刘兴民都参与其中,为我市特定区域制定第一部法规作出了努力。同时,他还参与了《张家界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张家界市爱国卫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调研、讨论工作。
“忠诚履职,不负人民。”今后,刘兴民坚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市人大立法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