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人情消费 > 相关新闻

送礼愁收礼也愁 市民连呼人情消费“吃不消”

2013-06-24 14:56:14  来源:东方网  作者:东方网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1.jpg


      上班刚3年的甜甜记录的随礼明细账,记录着她这三年来的大部分随礼开支。

    2.jpg


      14日晚,在东城某写字楼办公室内,收到的喜糖盒成了一大摞。形形色色的喜糖盒背后是一次次的份子钱,越来越重的份子钱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个较大的经济负担。

      刚结束升学的人情随礼,又迎来一年中结婚旺季的金九银十,人情消费再次成为人群谈论的焦点。人情消费,即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中的感情投资。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不断升格,从随礼名目升级到金额增加再到延伸到人群的各个年龄阶段,在自古以来的礼仪之邦,人情消费作为礼尚往来的必要支出,已经蔓延成一种普遍现象,而面对为了面子不得不支出的消费却让人甜在表面,痛在心里。

      几十年间人情消费名目升级

      生于40年代的吴阿姨告诉记者,在她们那个年代,所谓的随礼也就是婚丧嫁娶,再加上乡里乡亲添个孩子,这也就齐了。当记者问到吴阿姨的女儿窦女士时,却惊人地发现,在这几十年间人情消费的名目已经悄然从最初的结婚及奔丧等大事升级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添丁增岁、升学乔迁、招工参军、评先选优、看病求医等生活的各方面。

      窦女士在一家大型超市上班,每月约有2000元的收入。窦女士说,这个年龄阶段正好赶上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双方老人年龄越来越大,孩子还在上学,花费本来就不小,如果赶上几个同事的孩子结婚、生孩子、上学诸事,一个月就得花去工资的一多半。“自己家孩子考上大学时人家都送来贺礼,轮到人家的孩子升学就得翻倍送回去。不去吃饭至少也得把礼随到,不然显得自己不周到了。”窦女士疲惫又无奈地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像窦女士这样“头疼”的市民不在少数。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齐女士苦笑道,“很多离退休职工孩子结婚时,也来挨个请,你不去吧,见了面肯定难为情;你去了吧,也就平时打个招呼那点情分。多数情况下,人家只要请到你,不去就得罪人,即使你去随礼了,也不见得关系就能拉近。现在大家都这样,没办法。”

      金额渐增人情消费愈见沉重

      吴阿姨对记者说:“现在基本都是随钱,我们那时候谁家结婚就去集市裁六尺花布,最好的就是绸料的被面,这就算是贺礼了;街坊邻居生孩子的话条件好些的随10个鸡蛋,一般的就是一斤面条。”吴阿姨介绍,结婚随礼是那时候最大的事了,那个年代东西比较紧缺,随的礼一般也就是物。

      40多岁的常女士是一家企业的会计,说起“份子钱”她是深有感慨。她记得当时结婚那会单位和她要好的三个同事凑了39块钱给她买了一条毛毯,别人随的礼大部分是高压壶、石英钟和床单等日常用品。“那时候工资也就几十块钱,随10元钱就算多的了。”而就在这个“十一”期间,常女士参加同事孩子的婚礼就有三次,随的礼也是从200元、600元到1000元不等。常女士说:“现在物价飞涨,前几年还能随100,现在低于200根本拿不出手,有时为了表示关系的亲近份子钱会翻着倍地往上涨。”

      常女士的丈夫曹先生说,今年儿子刚考上大学,亲戚朋友都赶来庆祝,高兴之余又不得不面对这些甜蜜的负担。曹先生告诉记者,孩子上学一共收到四万余元的礼钱,于是在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地请客吃饭,多则十几人,少则三五人,除了昂贵的饭费外,剩下的就一肚子酒精了。“收到的这些钱一点也不敢动,将来还是要翻倍还人情的。”曹先生苦笑着说。

      人情消费蔓延到各个年龄阶段

      当记者到郑女士家里时,她正在擦拭摆在桌子上各式各样的糖盒。记者注意到,桌子上的糖盒有七八个之多,且颜色、形状各异,无一例外的是里面还装满了糖。小郑称自己刚毕业两年,今年正赶上同学、同事结婚的高峰期,随着一张张“红色罚单”的到来,家里的糖盒也堆积成山。“糖盒看着都挺精致,丢了吧怪可惜,留着又不知该怎么利用。”小郑看着这一堆的糖盒无奈地直摇头。

      还在念大四的荆同学向记者抱怨,自己最怕的就是得奖学金。“每次得几百元的奖学金同学都嚷着要庆祝一番,先是寝室的室友,再到同班的,最后甚至是学长等,一圈轮下来还要倒贴几百,奖学金就这么被吃吃喝喝掉了。”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大学的散伙饭从三四月份就开始轮流吃,先是被人请,后又请别人,可是为了顾及面子、加深友谊以及谋求发展等原因,学生们也只能咬牙硬挺了。

      有家长向记者反映,人情消费不仅是成年人的负担,也逐渐蔓延到十几岁的孩子。今年刚上初一的小刘轻松地对记者说,在毕业后的暑假,她们班曾每人凑50元一起聚餐。小刘表示,这样的聚餐在最近两年几乎每个假期都有。小刘还告诉记者,前两天班里同学过生日,她给充了20元的点卡。“现在送礼物的很少了,基本都充点卡,既能玩游戏又能加速QQ升级,很受同学欢迎,那个同学账号里差不多有200元,两年都不用充了。”小刘的妈妈李女士表示,对于孩子的“人情债”她也表示很忧虑,不给孩子怕会影响孩子的面子,给了孩子又担心这种情况会继续恶化。

      人情消费我们该如何对待

      “人情”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注重礼尚往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更是一种沟通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无奈的叹息声,但面对由来已久的观念,无奈却又不得不为之。但最重要的是表达感情应该更注重“情”,多点人情味,而不能被金钱绑架从而演变成一种“债”。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