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双联双解六攻坚 > 典型报道

轻松种田又赚钱

——今年中央1号文件将带给粮农哪些实惠

2013-05-09 11:16:49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张尚武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张家界新闻网讯  今年春季,长沙市许多用工量大的单位又遇到了“招工难”。这也引发了公众更加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城中企业尚且“招工难”,农业比较效益相对更低,今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这也是中央关心的大问题。在一次讲话中,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让农民种自己的地,打自己的粮,提高组织化行为,变得更强。”他的这番话,点明了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旨,也回答了今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这番话蕴意深刻。”安邦新农业公司董事长刘安辉细读中央1号文件,结合当前农业农村的实际,反复琢磨,领悟文件精神,他“读”出了三层意思:一是中央十分关心农民,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二是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农业成了弱势产业,农民也成了弱势群体;三是农民还是种自己的地,但方式要变,要组织起来,由弱变强。

      从体制机制入手,保供增收惠民生

      这已是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十个年头聚焦“三农”,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一年更比一年关心。

      大家看到,农业比较效益低,散户种粮的确不合算。种田劳动强度大,丰产增收难保障,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逃离农业、进城打工,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也就日益严峻。

      在这种复杂背景下,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目标,即保障粮、棉、油、肉、糖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缓解农产品供需“紧平衡”,并让农民的生产性收入明显增加。

      这些年,中央和省里为了农产品“保供”与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政策的扶持,我省粮食生产夺得“九连增”,农民增收也实现“九连快”。虽然如此,与农产品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相比,“保供”的压力依然巨大;由于基数太低,底子太薄,农民仅依靠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重重。

      所以,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改革创新添活力”,寄望通过对农业经营体制的深层次改革,为“保供”与“增收”提供强大引擎和新的动力。这对于农业大省湖南来说,无疑迎来了“及时雨”。

      作为粮猪大省,湖南主要农产品总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稻谷总产量全国第一,生猪人均出栏量和商品猪调出量居全国第一,油茶、柑橘无论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但一直以来,湖南农业大而不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弱……这种落后的状况,亟需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根本改变。

        适度规模经营,种田不比打工差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用较大篇幅、在核心部分提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这些创新之举,每一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将有力拉长我省农业发展的“短腿”,给三湘成千上万的农民带来实惠。

      具体来说,种田农民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呢?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就是,种田将变得赚钱又轻松。

      事实证明,一家一户种几亩田,种得再好也赶不上打工的收入。这几年,中央出台扶持种粮的优惠政策,比如,种田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随着农民工工资的上涨,种粮比较效益又下滑,抵消了农民从补贴中获取的实惠。中央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考虑到“粮价是百价之基”,为保证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最低收购价上浮也有限。

      从现实条件看,只有让种田有钱赚,才能吸引农民回归种田。而要提高种田效益,补钱给物是短期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才是长远之计。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这些措施,将从经营体制上,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不难看出,在新的经营体制下,虽然田还是农民自己种,但与过去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以前一家一户种几亩田,成本高、风险大。现在中央扶持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对于不愿种田的农民,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可获得一定收入;专业种粮大户通过流转土地,种田上百亩,收入就会可观。相关调查显示,在洞庭湖区和衡阳盆地等主产粮区,一家一户种田达到100亩以上的规模,农民就有积极性采用良种,精心培管,推广良法,这样一户农民种田的年收入不低于6万元,从收入上确保种田不比打工差。

      有了专业化服务,轻松种田上百亩

      有的农民担心,过去一家一户种几亩田,脸朝黄土背朝天,年年辛苦赚不到钱,一家一户如何还能种田上百亩?关键仍在于创新体制机制。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往散户种田之所以辛苦,主要是一家一户要完成从种子下泥到稻谷上市的所有环节,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增产增收都会打折扣。而在新的体制机制下,把复杂的种田进行专业化分工,政府扶持和培育专门从事供种、育秧、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机耕、机插、机收、谷物烘干等一条龙服务的公司,为种田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农民种田上百亩,只需从这些公司购买服务“套餐”,就会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全套服务;如果只想购买哪一项服务,也可以吃“点菜”。这些专业化服务,让种田的各个环节都讲究质量,提高科技含量,增产增收有保障。农民不再全程劳作,转变成了田间管理员和监督员,这样种田就会不累,既赚钱又轻松。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在新的体制机制下,农民种田赚钱又轻松,外流的青壮年又会回流,并喜欢上种田。积极的信号已经出现,据省农业厅摸底调查,今年全省双季稻面积预计扩大100万亩。

      时令谷雨,雨生百谷。又到插秧农忙时节,不失农时,播撒丰收希望。中央1号文件如同阵阵暖风,吹暖了大地,也吹暖了农民“恋土”的心,千千万万粮农又干劲十足,奔向希望的田野。(供稿:省委宣传部 执笔:张尚武)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