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过,莓园幽香。初夏,彭金苹的莓茶园里一片繁忙。郁郁葱葱的嫩枝芽,迎风摇曳。“我一天能采200元的鲜莓芽,父亲喝了一年莓茶,高血压好多了。”茶园里,只见彭金苹采起茶来,手法老练。她说莓茶有5个月的采摘期,要想出好茶,得严格按照采茶三步骤采摘,“排三、单枝、新芽”,三者缺一不可。
彭金苹是永定区后坪街道侯家湾村村民。2002年,彭金苹在张家界森林公园经营着一家餐馆,因味道好客源多,生意甚是红火,经过几年打拼,也有了点积蓄。
2014年初,彭金苹被查出某种疾病,治病不仅花光了积蓄,而且变卖了房产。同年,彭金苹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病情尚未痊愈,她便开始寻找商机,考察项目、调查市场,她发现种植茅岩莓茶很有发展空间。文化不高的彭金苹,学习莓茶种植技术来却毫不含糊,从管理到培育、从种植到采摘、再到炒制每个细节她都仔细观摩、认真做好笔记,经过刻苦学习,她便全面掌握了莓茶种植技术。
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彭金苹获得小额扶贫贴息贷款30000元启动资金,流转了30亩土地,开始种植莓茶。没钱请工人,她就自己干,拢厢、铺膜、插枝、除草、施肥,都不在话下。由于技术过硬,管理到位,第一年就取得了成效。尝到甜头的彭金苹,一发不可收拾,到今年春季,莓茶种植规模已达110亩,预计年产鲜莓茶芽7500公斤,加工后产干茶1500公斤,收益可达30多万元。当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不仅获得了租金,还能在茶园务工就业。就业的20多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人均年增收5000至10000元以上。“我计划再扩展40亩,让当地更多贫困户参与进来,吸纳更多农户就业。”
彭金苹下一步将建立自己的加工厂,并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体验园”的发展模式,打造自己的莓茶产业链。“国家政策再好,也得自己努力。”彭金苹说。(记者 宁惠 通讯员 刘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