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重病时,万勇不在床前服侍;如今父亲过世已经8天,遗体还冷藏在县殡仪馆,葬礼也一推再推。万勇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孝顺吗?他不希望父亲入土为安吗?原来,在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这些,都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不悔选择——
爸爸,请您原谅我!
——一名共产党员在“战疫”一线的笃定坚守
通讯员黎真真 记者宋世秀
正月初三深夜,万勇的电话再次响起。
“父亲的遗体如今还停放在殡仪馆冰冷的大厅,你的工作是要紧,但是作为长子,家里这么大的事你也该上上心,回来有个安排和交代啊!”电话那头,姐姐的语气里满是埋怨。
“姐,不是我不上心。”万勇努力调整自己疲惫而又悲伤的状态,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我是父亲的儿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疫情形势严峻,不仅工作耽误不得,这时候也不能办丧事,要避免人群聚集……”
放下手机,一直以来强忍着哀痛坚持工作的万勇悲从中来,望着夜半长明的白炽孤灯忍不住泪如泉涌,他已记不清这是父亲去世后家里打来的第多少通电话。
迟来的守候
万勇是慈利县杉木桥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是全镇3.2万名群众的健康“守护者”,也是一名有着1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先后担任过慈利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
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二,万勇的父亲因为脑梗住院,前后8天时间里,医院几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因为年前工作繁忙,身为长子的万勇没能守候在父亲的床前,病重的父亲一直由其他几姐弟照顾。
父亲病重都没空照料,万勇到底在忙些什么?
“父亲住院的前几天,我没想到有那么严重。”虽然父母均已年过80,但素日身体还算硬朗,等到后来万勇意识到自己必须陪伴时,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
疫情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加重,慈利县的防控工作形势也十分严峻。有着丰富医疗工作经验的万勇,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主动将这项工作做在前面,截至1月22日晚,他已带领杉木桥镇卫生院一班人完成了应急预案的出台、领导机构的成立、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和防控物资的紧急筹备。
经过摸排,自1月9日以来,杉木桥共有湖北返乡人员162名,其中武汉返乡人员75名,数量大,监测任务重。每天,他带领22名医务人员下村,采取“一对一”建册的方式对这些人员开展精准监测,“每天测两次体温,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存漏洞、不留死角。”
直到腊月二十九,心急如焚的万勇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后赶到医院,终于守在了父亲的病床前。等来了忙碌的长子,当晚11点,父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忍痛的别离
父亲的突然离世,令没能好好尽孝的万勇悲痛欲绝,寝食难安。而此时,更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疫情严峻,父亲的丧事不宜立刻办。
“我父亲的兄弟堂兄弟一共九个,我自己这一辈兄弟堂兄弟二十多个,只要办丧事,办得再简单也会出现人群聚集现象。”疫情面前,万勇不敢冒险,不能冒险。
然而,家人和亲戚们怎会答应?
疫情当前,不答应也得答应。万勇强打精神,将姐弟几人叫到一起,把眼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和各级政策讲给他们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姐弟几个勉强同意将父亲的遗体暂时冷藏在县殡仪馆内,待疫情减轻后再好好安葬。
疫情在升级,时间不等人。来不及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来不及好好安排父亲的后事,大年三十一早,在亲戚家草草吃完团年饭,万勇就踏上了回杉木桥镇卫生院的路途。他知道,在这里,还有一场更艰难的硬仗需要他领着去打。
泣血的坚守
没有战火,没有硝烟,繁琐枯燥的数据收集,日复一日的疫情报送,劳心劳力的病人跟踪,难上加难的物资筹备,无一不需要万勇亲自把关、统筹调控。
大年初一晚上10点,万勇接到村民电话,反映中溶村一户武汉返乡人员有发热迹象。顾不上忙碌一天的劳累,万勇带着卫生院工作人员火速赶往被反映对象家中检测,还好并没监测出发热或其他感染疫情的迹象,他松了一口气。在做好思想工作后返回卫生院,已是初二凌晨。
疫情升级后的工作越来越忙碌,就连晚上,万勇也必须在卫生院里坐镇,以防万一。也因为疫情不断升级,父亲的安葬时间从正月初二推到初六,眼下又已再次延期。“现在计划的是正月十五之后,主要看疫情防控情况。”
父亲的葬礼一拖再拖,家人无法理解,他们埋怨、责怪,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叔叔、堂兄弟更是找到万勇的办公室责问,他只能独自扛下所有的委屈。他们不知道,每当夜深人静,想到不能入土为安的父亲,万勇也是泪流满面。
“后悔吗?”记者问他。
“我是一名一线医务人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父亲干了28年疾病防疫工作,一辈子衷心向党,假如他还在,他也一定会理解我、原谅我,更会支持我,以我为荣!”万勇坚定地说,“所以,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