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张家界,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建市以来,张家界与共和国同频共振,无数张家界人敢为人先,书写了许许多多的鲜活故事和发展奇迹。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张家界建市30周年之际,本报派出多路采访组前往全国各地,举行“天南地北张家界人”大型采访。那些熟悉的面孔中,既有在外打拼、事业成功、情系张家界的游子,也有曾在张家界工作生活过、把张家界视为第二故乡的人们。他们把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深深地揉进了这片土地。
开篇推出的这位 “老乡”——贺捷生,是贺龙元帅的女儿,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张家界的女儿。
有一种情谊,比山高,比海深——张家界女儿贺捷生祝贺张家界建市三十周年侧记
“贺姑姑生病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北京采访的“天南地北张家界人”采访组立即请示社领导,在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赵清平主任帮助下赴医院探望。
贺姑姑,是张家界人对贺龙元帅女儿贺捷生的亲切称呼。这个出生不到20天就参与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传奇女性,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张家界发展,为家乡人们做了很多好事、善事,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贺捷生(左)和贺邦靖
7月25日下午,记者一行准时来到北京301医院。正打算进去,巧遇前来探望的中央纪委驻财政部纪检组原组长贺邦靖。两路人马高兴地合成一路,一起入院探望贺捷生将军。
简朴的病房内,贺捷生将军已经坐在病床旁的椅子上等候我们。贺邦靖高兴地走上去,拉着她的手询问身体状况。因贺捷生将军听力不大好,贺邦靖时不时地将嘴巴贴近她的耳边,“私密”地诉说着亲情。
2017年5月19日,贺捷生回到张家界,与红军树合影。张明涛 摄
两人聊得很开心,室内不时地响起贺邦靖爽朗的笑声。当她将亲手绘制的小蒲扇送给贺捷生将军时,贺捷生像个孩童一样微笑着,轻摇着扇子扇风给我们看,房间内响起一阵笑声。
贺捷生将军住院已有一段时间,身体有些虚弱,且因长时间插管导致嗓音有些损伤只能轻轻讲话,但听说家乡来人很是高兴,示意我们走近些。当记者凑近与她握手并说了声“贺姑姑好”时,她的手轻轻地握住记者的手不放,平放在扶手上。
2017年5月20日,贺捷生与家乡人一起亲切交谈。 张明涛 摄
与她坐在一起,记者将张家界人的问候与祝福带给这位从张家界走出去的“女儿”。尽管因嗓子说话有些艰难,但贺捷生将军总是认真地聆听,不时轻轻地点头。
当我们将从张家界带来的、纪念建市30周年的画册递给贺捷生将军时,她十分高兴,手捧着画册,在记者的帮助下一页一页地打开翻看。她看得很慢,很专注。每翻开一页,目光总是舍不得移开。特别是当看到烈士公园、贺龙体育馆和桑植铁路建设等场景图片时,她不顾喉咙嘶哑张嘴轻声询问。听说这些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她十分开心。
贺捷生与贺邦靖一起翻阅画册
在旁的贺邦靖也十分关心张家界的发展,看到画册里欣欣向荣的家乡面貌,也不断地询问。因为对家乡情况十分熟悉,她还在一旁主动给贺捷生将军介绍情况,并自豪地告诉记者一行,张家界高铁开工建设离不开她们的关心和支持。在听说明年底张家界高铁可能开通的消息后,她高兴地跟贺捷生将军说:好好把身体养好,明年我俩回去看看!
画册内容很多,看完后,因担心贺捷生将军身体,记者打算收起,没想到贺捷生将军却示意再看一遍。于是,一行人又围绕着画册内容进行介绍和讨论。
贺捷生姑姑对家乡人的深情,让人感动。当看到她迟迟不放我们走,待在一旁前来探望的上海交通大学一位教授(党史专家)感慨地说:我等了一个上午都没说上两句话,你们一进来就说了一个多小时,到底是家乡人啊!
贺捷生与记者们亲切合影
辞行前,贺捷生姑姑突然有话要对记者说。原来,她要记者把前来探望的家乡人的名字,全部手写一遍给她看!当记者写完,她拉着记者的手,一个字一个字地让记者念出名字……
终于要走了,出门前,记者回头看,贺捷生将军坐在那里,有些不舍。
“再见,饱受磨难的张家界女儿,我们再来看望您!”记者忍不住在心里悄悄地说,祝愿您早日康复,多回张家界走一走,看一看这片热土!
记者手记
探望贺捷生将军,探望的是她,受益的却是记者一行。
这是一次难得的心灵洗礼。亲切、随和,对家乡充满了深情和热爱,这是贺捷生将军给人的印象。她有些虚弱的身上,充盈着丰沛的人格魅力。无论是握手,还是叮嘱记者把来访者的名字写上,种种细节,让人看到的是革命者后代与人为善、与民鱼水的高尚情操。
考虑到她的身体,我们不忍心让她为建市30周年书写祝福词,没想到短短几天不到,她就托人将祝福语送来:
当年养育一支军队箪食壶浆送子弟兵光荣远征
今日放牧一片山河钟灵毓秀迎观光客留连忘返
一一张家界女儿贺捷生祝贺张家界建市三十周年
看着发来的祝福语,记者心里沉甸甸的。这份祝福语直抒胸臆,充分肯定了张家界对革命的贡献,又饱含了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情谊比山高,比海深!这份情谊,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相关链接
贺捷生,1935年11月1日生,贺龙元帅的女儿,桑植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