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天南地北张家界人

好的设计师用作品说话

2018-09-10 09:20:47  来源: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6月20日。上海。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陕西南路550弄嘉善老市的三楼,建筑设计师熊星与他的团队成员围坐一起,紧张地讨论设计项目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这就是行之建筑工作室的日常,34岁的熊星是这个工作室的创建人。

    微信图片_20180910092322.jpg

    虽然回国才两年多时间,才华横溢、靠作品说话的熊星在业内早已小有名气。这个年轻建筑设计师,是土生土长的张家界人。


    求学

    “建筑能够很直观地在日常物质世界增添点想象力。”

    1984年出生的熊星,和当年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是独生子女。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经常自娱自乐,一个人做东西、绘画,很多都要靠想象力来脑补。想象和创作潜移默化的成为他成长的一部分。

    从张家界市一中毕业那年,熊星被当时分数线最高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 建筑专业“能把想象的东西实现出来”和熊星的爱好非常契合。“现在行业分工很细,很多人不能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在整个宏观的版图里面起什么作用,但建筑不一样,能够很直观地在日常物质世界增添点想象力的痕迹。”

    在清华大学求学6年,取得了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学位之后,熊星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哈佛的建筑学硕士学位,并在欧洲游学工作。

    哈佛毕业后,熊星在纽约John Pedersen Fox建筑事务所担任主创设计师。KPF是一家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主要作品包括上海环球中心大厦,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纽约哈德森公元大厦,日本六本木大厦等一系列。在KPF,熊星主导设计的深圳华侨城大厦项目,贯穿了他毕业后四年多的纽约生活。后来这个设计也成了他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作品。

    事实上,熊星在建筑设计这块早就硕果累累,学习时期各种概念性设计获大奖无数,工作后更是参与设计了不少颇具特色的作品,比如丹麦国家海洋博物馆、上海SOHO天山广场综合体等等。

    回国

    “我想去深度参与塑造一下原来我所属于的世界”。

    2016年底,在国外学习工作了7年的熊星回国,决定着手运营自己在纽约期间创建的工作室。

    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熊星一直都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虽然选择出国留学,但他并没打算一直生活在海外。“在美国典型的路径就是在一个大公司上班,过中产阶级的平淡生活,那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最初决定去哈佛留学,除了储备知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去生活、去体验。“出国是一个经历,是你积累视角的过程。”熊星认为,在国外体验到的生活是全方位的,工作和学习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你会发现自己以前看事物的方式的局限性。中国虽然有56个民族,但大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趋同,去到国外会给你一些新的参考。”

    “搞设计的如果长时间待在同一个地方,可能会很难做好,因为你的信息来源太单一,久而久之就会因为闭塞而枯竭”在他看来,需要厚积薄发,有更开放的思想,更加开阔的视野,有更丰富的经历才能做好设计创作。

    也是这个原因,在哈佛留学期间,他休学一年去了欧洲两个事务所工作,一个是哥本哈根的B.I.G,一个是阿姆斯特丹的UNStudio。“BIG的设计方式很放松,UNStudio对几何的严谨控制使我印象深刻。”

    “现在能给我带来新鲜感的地方在国内。”因为在海外接触了很多不同的事物,也因为看见了很多其他的不同,熊星才会对自己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时我觉得有了这么多标的物,我想去深度参与塑造一下原来我所属于的世界。”

    微信图片_20180910092331.jpg

    工作室

    “做有意思的、值得被做出来的东西”

    熊星学成归来时,留在建筑行业的同学已经不多,去地产的比较顺理成章,也有一些在做游戏,但他坚持了自己的本行。

    “我觉得建筑这个东西比较有意思,它不是表演节庆昙花一现,也不是手机上的平面内容,更不是虚幻的游戏或者交易,建筑设计是在实实在在地塑造‘日常存在’的三维空间啊,单凭这一点还不够让人激动吗?”

    2017年,熊星与他的行之建筑设计工作室入驻上海,并在母校清华大学的邀请下加盟了EAST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创立工作室不是一个仪式感的开始,而是由繁琐的事务陆陆续续推动的。”成立这个工作室,熊星的初衷是“做有意思的、值得被做出来的东西”。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熊星遇到了不同的挑战。

    “回国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适应环境。我出去的七八年时间,国内已经发生了无数轮的迭代,很魔幻。” 熊星是个专注设计本身的人,这个挑战来自于对市场的判断和竞标的压力,“很多时候有些东西不由自己掌控,而且不是说你做得好就一定能成,有很多其他因素。”

    而另一个挑战是组建团队。“在国外,总体来说大家做事都是为热爱所驱动,做事情很认真,遵从一些基本的职业标准。而在国内,大家因为各种原因,各有各的考虑,可能会遇到不靠谱的情况。”但他坚持宁愿道不同不相为谋,也不要心猿意马,“我相信能找到对设计本身很热爱的伙伴,加入到我们的实践中来。”

    因为专注设计,也因为对设计的热爱很纯粹,谈及未来五年的目标,熊星的回答依然是“做些好的设计作品出来”。

    行之建筑设计工作室不拘泥于单一类型,实践遍布全国各地,项目类型包括:酒店,学校,商业,办公园区,城市设计,艺术装置等等。乡情

    “祝张家界的城市和她的风景一样与众不同”

    家乡,是每个游子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学以致用,回报家乡,是每个游子都有的梦想。

    作为一个逐梦他乡的张家界人,熊星走过那么多座城市,足迹遍布全球,参与设计的大型项目不计其数,然而经历得越多,他越珍视自己对家乡的感情——用自己的专业回馈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力。

    早先,他曾为茅岩河西线旅游建设出谋划策。回国后,他也曾不计成本地为家乡做过一次城市建筑的设计。

    “张家界的城市建筑应该和她的风景一样与众不同。”熊星认为,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张家界,配套设施也要与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相匹配。“来张家界的旅客不想在这里看到同样乏味的建筑,因为他们就是从那样乏味的环境来的。”

    “基础设施建设,往往决定着一个景区的高度。”出去很多年,看了很多东西,有了很多的视角和对比,这些珍贵的思维,熊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运用到家乡城市的建设上去。

    “主观上有情感,客观上有优势。走出去很重要,回来也很重要。这两者缺一不可。”熊星说。“祝张家界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好,祝她的城市和她的风景一样与众不同。”对一个游子来说,一切尽在对家乡的无限感情中。


    • 记者 | 宋世秀

    • 出品 |掌上张家界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