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频道

中国嫦娥三号准确入轨成功发射

2013-12-02 09:54:17  来源: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283637406.jpg
        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12月2日2时20分许,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嫦娥三号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肩负首次登月任务的探测器嫦娥三号送入轨道。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预计将于12月中旬在月球虹湾区软着陆。之后,月球车将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3个月的科学勘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原地探测。

    许多中国人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观看了这次发射。1点30分,搭载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准时升空。约50分钟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发射取得成功。

    作为21世纪人类发射的首个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的航天器。如果成功,中国将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在月球实现软着陆是嫦娥三号探月任务中最难的一环。

    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为全新研发。“从工程和科学目标上讲,这都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将实现对月球的零距离观察和零距离科学探测。”吴伟仁说。

    嫦娥三号还将在月球上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包括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利用极紫外相机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观测、利用测月雷达对巡视路线上的月壳浅层结构厚度等进行剖面式观测等。

    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中国有望在2017年迈出第三步——“回”,就是要在探测器落月后,释放月球车取样并返回地球。

    这将为载人绕月飞行和实施载人登月计划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目前尚未公布载人登月计划的路线图。

    探索月球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探月工程的许多新技术和新装备在未来可以在民用领域得到应用。嫦娥三号任务对许多相关航天技术起到了“牵引和带动”的作用。

    此外,月球可作为人类深空探测、飞向其他星体的起点,它自身也是一个能源资源库。

    尽管中国的探月工程在过去1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中国的探月水平仍与美俄等航天大国有一定距离。

    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上成功实现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是苏联在1966年发射的月球9号。美国是迄今为止唯一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步入新世纪,欧盟和日本、印度等区域一体化组织和国家都在开展各自的探月活动。

    中国始终主张和平利用太空。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日前表示,中国进行航天活动不是为了搞竞赛。他说,中国的探月工程是开放的,欢迎各国参与合作。(新华网,记者 田野 李宣良 任珂 王经国 余晓洁)

    嫦娥三号任务全过程将经历五个关键飞控阶段

    283741484.jpg

    “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

    嫦娥三号任务全过程主要经历5个关键飞控阶段:分别是发射及入轨段;地月转移段;环月段;动力下降段;月面工作段。这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剑透露的信息。

    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前两个小时,李剑在北京航天城记者见面会上说,嫦娥三号是中国最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将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

    据知,探月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分三期实施,嫦娥三号任务实现的“落”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

    “从今天起到12月14日,我们将组织实施嫦娥三号发射入轨、地月转移和环月段的飞控工作。”李剑说。

    李剑说,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将由长征三号乙改二型(CZ-3B/G2)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约1130秒,探测器与火箭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地月转移轨道。北京飞控中心将在发射段厦门站跟踪期间,控制嫦娥三号探测器完成姿控管路排气,器箭分离后,在远望六号测量船跟踪期间,嫦娥三号建立稳定飞行姿态,随后展开着陆缓冲机构和太阳帆板。

    李剑说,地月转移段,嫦娥三号将实施1至3次修正,飞行约112小时到达距离月面高度100公里的近月点。在地月转移期间,北京中心将择机组织深空干涉测量试验和三向测量精度验证试验。

    李剑称,探测器抵达近月点后,在北京中心控制下,计划于12月6日,使用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实施一次近月制动,进入高度为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环月轨道运行4天后,计划于12月10日,地面控制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完成减速制动,进入近月点高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100公里的椭圆轨道;继续运行4天后,探测器到达动力下降段起始位置,开始实施动力下降。

    李剑介绍说,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着陆器和巡视器在飞行过程中通过连接压紧机构固定在一起,探测器软着陆月面后,控制着陆器释放巡视器,巡视器和着陆器开始互拍成像,控制两器各自开展月面探测工作。

    探月工程发言人:嫦娥三号登月后将面临“几大关口”

    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2日凌晨顺利升空。中国国防科工局探月工程发言人裴照宇告诉记者,在经过十多天飞行后,嫦娥三号能否顺利月球软着陆,月球车如何选择勘察地点、方向,遥操作能否“使命必达”,将遇到多重考验。

    让裴照宇最担心的是在软着陆技术和月球车技术上。“月球车虽然被叫做车,其实它是车辆技术、机械臂技术或者叫智能控制技术,以及航天器技术,三大领域的综合,研制十分不易。”他说。

    在探月专家看来,月球软着陆可依据的资料基本上来自对美国或者欧洲以前探测数据的借鉴,以及此前的嫦娥二号或者嫦娥一号所得到的数据,但对于月球表面的总体情况仍然难以把握。

    “要实现安全的着陆也是很难的。要着陆的不是人,而是一个机器,在行进过程中还需要识别障碍、稳定控制自己的速度、姿态、位置,最终才可能实现安全着落。”裴照宇说。

    据了解,月球车在月面巡视探测过程中,将采取自主导航和地面遥操作相结合。而在裴照宇看来,尽管遥操作是探月工程中的一大亮点,却也是难点。

    他说,遥操作首个特点是不可预见性,它不像对卫星进行轨道控制,在测量好轨道后,卫星的后续飞行就能够预判,在哪个地方实施控制很早就能够做好策略定好方案。而着陆器在月球上面的环境不可预知,我们不知道它周围是什么情况,无法预先选择探什么地方、怎么去探、开哪些设备来探。

    第二个特点是实时性要求高,着陆器动起来以后天地之间马上就要处理。碰到什么情况马上就要处理,想探什么地方、探哪个点、怎么探,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

    第三是协同性强,它需要天上、地面系统在地面协同工作,如何做好协同将面临考验。

    最后是工程展示度高。裴照宇坦言,“着陆器落下去之后就停泊在着陆的地方,虽然也进行探测,极紫外探测和月基本光学探测一般是专业科学家感兴趣的事,但对月球车今天走了多少、明天走了多少、今天干了什么明天干了什么,民众是很感兴趣的,所以可能会成为后续的热点。”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