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澧兰

姨父的大茶缸

2022-02-11 09:20:02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胡正彬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我老家在大别山区,那里山多地少,山高水长,山上不宜种粮食,却适合茶叶生长,我们那里出产一种很有名的茶:信阳毛尖。

    一般人的观念里,茶乡人都是喜欢喝茶的。其实不是,我在老家的时候,我身边的农民们,很少有经常喝茶的,只有逢年过节,每家每户才会买二、三两茶叶,招待客人。经常喝茶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具体说来,基本都是吃商品粮拿工资的人,最次的也是大队干部。

    我参加工作以后,远离家乡,很少回去,老家人是不是都开始喝茶了,我也不太清楚,估计很多人能正常喝上茶叶了,因为大家都富了。

    老家人平时不喝茶,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舍不得,或者说是喝不起。那时候茶叶的价格我没考证过,信阳最好的茶叶叫雨前茶,就是谷雨以前采的茶,现在,稍好一点的雨前茶,市场价都两三千块一斤,极品的,要上万,一般老百姓,谁舍得喝啊。当然,也有便宜的,谷雨以后的茶,越往后,就越便宜,夏茶秋茶,那就不值钱了。不值钱的茶叶,老百姓也不喝,因为那年代农村人生活很困难,一般家庭,一年也吃不上几顿肉,茶水是清苦的,老家人说茶水是用来拿油的,吃了大鱼大肉之后,才需要喝茶解油腻,吃咸菜喝稀饭,已经很寡淡了,哪能经得起茶水的擒拿。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我姨父。

    我姨父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却喜欢喝茶,不是一般的喜欢,是酷爱,对我姨父而言,一天不喝茶,这一天就生有何欢。

    一般人喝茶,先用茶壶泡,泡好了倒进茶杯,慢慢品味,茶越好,用的茶杯越小,喝茶,不是为了解渴,是品茗。我姨父不用茶壶泡茶,我姨父嫌茶壶太小,姨父家有个大洋瓷缸,能盛三斤水,每天早晨起来,我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姨父烧一大洋瓷缸热水,抓一大撮茶叶扔进去,就够我姨父喝一天的了。我姨父喝的茶叶,可不是什么雨前茶,而是夏、秋天的大叶子茶,那时候,这种茶一块钱能买一大包,这一包,就够我姨父喝一个月了。我姨父的茶水,我尝过,那滋味,又苦又涩,无法下咽,但我姨父却喝得津津有味,如饮甘泉。

    因为经年累月的浸泡,我姨父的大茶缸内壁,早已结了一层厚厚的茶垢,黑乎乎的,看起来很脏的样子,我姨父又是个极其讲究的人,土房子土院子,我姨父每天都要扫几遍,捯饬得干干净净的,唯有这个杯子内壁,我姨父从来不洗,我姨父说,那是茶油,它能让茶水更有味道。有时候,赶上农忙,姨父的茶突然喝完了,又没工夫上街去买,姨父就倒上开水,泡茶油喝,就这,抵挡一天两天没问题。

    我姨父这样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爱上喝茶哩?

    这里是有机缘的。

    改革开放前,我姨父曾当过很多年的民办教师,还当过一段村小学校长。那时候,村里的男劳力,每天上工有十个工分,农闲不上工,就没有工分了,我姨父每天都有,寒暑假也有,我姨父的收入,就要高于村子里的平均水平了,并且,民办教师每月还有六块钱的补贴,那时的六块钱,还是有相当购买力的。

    一个校长,坐在办公室里,要是不喝茶,看书肯定缺了伴。我想,这就是我姨父爱上喝茶的原因吧!

    再后来,民办教师精简,我姨父被减掉了,成了一名普通的种田人,虽然成了普通的农民,我姨父喝茶的习惯,却再也改不了啦!

    2000年,我姨父带着我姨离开了老家。他的儿子和闺女都大学毕业,分别在郑州和武汉安家生子了,我姨父去给他们看孩子了。

    不管走到哪里,我姨父都要带上他的大洋瓷缸,虽然儿女们都有钱了,也给他买了不错的茶叶:长白毫,在茶杯里春草一样开出两片或三片叶子的香气扑鼻的毛尖茶。但我姨父还是坚持喝他的大叶子茶。

    我姨父倒不是为了给孩子们省钱,他就是觉得,那些茶太清淡,不过瘾,不解馋。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