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来到双江社区服务中心,向大家宣讲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在刚刚结束的湖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面对着各级代表,表示要把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全省上下共同遵循的意志,转化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致行动。
杜家毫说,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自信”,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之在三湘大地展现蓬勃生机、结出丰硕成果。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从省委书记到基层宣讲员,湖南各级各部门创新宣讲形式,深入田间地头,用百姓听得懂、能领会的语言,零距离传递党的政策理念,湖湘大地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新形式增活力 别样宣传入脑入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哪些党员群众关注的关键词?如何推动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做实落地?翻开长沙市雨花区委宣传部编写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口袋书》,就都有了答案。
口袋书虽小,内容可不少。以“关键词”为线索,雨花区对十九大报告进行摘编,面向全区党员群众免费发放。“口袋书”内容简短易记、携带方便,极大地激发了区里各级党员干部和居民对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情。“有了口袋书,我们学习和宣传十九大精神,底气更足了。”社区党员丁秋林说。
10月27日,湖南召开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十九大的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积极创新宣传宣讲形式、方法和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好十九大精神,让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湖南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各类创新的宣传形式层出不穷。随着巧手穿梭,沙盘上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祖国版图。由株洲市委网信办策划,湖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李丽团队创作的《十九大连着你我他》沙画视频,一经推出,便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沙画小视频虽然时间短,但通过音诗画的表现形式,系统地展示了十九大精神的核心内容,适合普通民众利用碎片化时间机动学习。”株洲市委网信办负责人介绍,视频上线3天内,点击量就突破了10万,获得群众点赞不断。
“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比祖辈父辈都要强,好日子不是凭空来,要感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在常德市武陵区,女子民兵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将十九大精神编进了歌舞快板,以百姓身边事为题材,用通俗易懂的唱词,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脑。
搭台唱戏、民兵课堂、自编歌舞节目……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以来,从街镇到社区、从企业到校园、从机关到基层,湖南各级各部门采用新颖灵活的宣讲方式,让党员群众坐得住、学得进、听得懂、做得到,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进田间入地头 零距离传递好声音
没有布置一新的会场,田间地头就是宣讲的现场。在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村民们早早就搬来了小板凳,今天这里将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
“我们老人家没什么土地,靠什么过活?” 面对着耐心细致的宣讲队员们,阿婆朱春花率先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咱们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发给人民群众最大的红包就是要健全妇女儿童还有老人的保障体系,让老人家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听完郴州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朱珊的回答,老人才吃了颗定心丸,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湖南郴州的100名记者,分别赶赴安仁县、汝城县、永兴县、北湖区,深入贫困村、红色村、美丽村以及社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个多小时的互动交流,没有照本宣科,更像是“拉家常”。记者们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让当地群众更直观地领会十九大精神。“想不到主持人和记者朋友们会来我们身边,他们不讲套话,不拿官腔,讲得都是实在话,听了管用!” 一个多小时的宣讲结束后,村民郭亮德感慨。
而郴州,仅仅是湖南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缩影。连日来,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以及各县市区主要领导,还有各级的宣讲团成员纷纷深入基层,像“播种机”一样,把十九大精神带到各自岗位,落到各个方面,在湖湘大地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沅江市草尾镇洞庭湖边,是南益高速第6合同段一班人马的驻扎地,他们正在修建全省在建的单体跨度最大斜拉桥——南洞庭大桥。船舶轰鸣,车流不息,但工地的喧闹也没能影响大家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宣讲中,党的十九大代表龙秋亮分享了自己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故事。他说:“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对质量的把控中,落实到每一个工序里,以感恩的心服务企业和社会。”“只有不计得失,不惧艰苦,按质按时完成项目工程,才不愧于这个时代的关心和温暖。”每天都要爬上115米高的索塔工作的建筑工人祁伟强表示,他们是洞庭湖边每天站在最高处迎接新的一天的人。经历过酷暑,现在迎来寒冬,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日子,他们依然干劲十足。
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和建筑工地,这样的宣讲活动,在湖南各市州县的基层村镇遍地开花。宣讲者们用乡音土语向群众传递党的政策理念,把党的十九大精神,播撒在基层干部群众心间。
微课堂不下课 政策理论学深悟透
“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全面更英明。依法治国强治理,当家作主是人民。” 这是学习完十九大精神后,雨花区委党校副校长龚剑新在“红星云”微信公众平台上写下的心得体会。
手机登陆“红星云”,在线学习十九大精神,已经成为湖南党员群众们的新风尚。作为湖南省委组织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这间“永不下课”的“云上课堂”,有着精心打造的图文、音频、视频等学习栏目,每日推送新的学习资源,让党员群众可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
“红星云”的“网上支部”板块,也成为湖南基层党支部学习交流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平台。据统计,十九大召开之后,湖南广大党员通过“红星云”参与展示支部活动达12万余人次,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传输到党组织的毛细血管。
浏阳市澄潭江镇则开设了“固定课堂”“移动课堂”“空中课堂”“活动课堂”四大课堂,多维度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村(社区)、中小学的“村村响”广播每天准时播报,村干部和学生、老师当起了宣讲员,谈心得体会,讲身边故事,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智慧浏阳”“掌上浏阳”等手机APP、“浏阳发布”“微浏阳”等微信公众号和“村村响”广播等方式打造的立体化课堂,更是实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网覆盖,落实到“耳边”和“指尖”。
如今,十九大精神微宣讲活动在湖南各系统、各行各业蔚然成风,弥补专家宣讲团难以下到最基层的缺陷,填补宣讲盲区,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贴近群众,确保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取得扎实成效。
指方向绘蓝图 真抓实干落地生根
“有了这个红本本,再也不用担心土地流转变成土地流失了。”12月12日下午,长沙县青山铺镇广福村郑屋组的村民杨政权,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笑得合不拢嘴。当天,长沙县29户村民首批拿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今年63岁的杨政权,家里承包了6亩土地,每年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近几年随着年纪增大,他开始有了将土地流转出去的想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拿到手后,明晰了土地的承包权,让他更加放心了。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是前提,弄通是纽带,做实是根本。” 11月8日,在湖南省市厅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期集中轮训班开班仪式上,杜家毫表示,要从湖南实际出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有力有序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湖南落地落实。新思想引领新航向,新愿景开启新征程。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湖南各地正不断探索农村改革发展新路径。
“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曾经,湘潭市韶山村是远近闻名的“穷窝窝”。近年来,韶山村创新思路,深挖红色旅游内涵,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将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乡村休闲等结合起来,念活了“红色生意经”。如今,韶山村已是享誉海内外的红色旅游胜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色亿元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给了我们百倍信心。”韶山村党委书记毛春山自豪地说,现在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去年全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850万元,年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00元。“下阶段,村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村级经济发展,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小康生活又将翻开新篇章。
《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保护区划出严格“红线”;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严重企业,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在湖湘大地,党的十九大精神正转为火热的实践,凝聚起湖湘儿女干事创业的信心与激情,奋力谱写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新篇章。(记者 林洛頫 万丽君 何萌 实习生 曹茜茜)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