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湖南新闻

山水织锦绣 潇湘谱华章——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2019-11-19 10:54: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14.jpg

    湖南桃源沅江水域成为中华秋沙鸭的重要越冬栖息地。

    华声在线11月18日讯(记者 卢小伟)11月11日至14日,一场名为“美丽中国 潇湘华章”的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走读长沙、常德两市。

    活动期间,由中央及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记者组成的媒体团,在长沙县高桥镇、浏阳市官渡镇、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穿紫河、柳叶湖等地,领略山水澄明、绿意满眼的锦绣潇湘,探寻美丽中国建设的湖南方案。

    一方好山水,满眼皆覆绿。不止长沙、常德,在三湘四水腹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乡村建设处处开花。极目湖湘大地,美丽正由外向内延伸,文明在人心深处滋养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生态修复治理换来水清鸟聚

    一江好水鸭先知。

    初冬,湖南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一处浅水滩,几只中华秋沙鸭悠闲休憩。不久前,它们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出发,不远万里,最终在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卸下旅途的疲惫,过冬栖息。

    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说,沅江流域是中华秋沙鸭的重要越冬栖息地之一,桃源县常年有近40只中华秋沙鸭,最多时达到51只。

    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金丝猴齐名,被誉为“生态试纸”。其种群越冬数量逐年增加,是对沅江水质最好的肯定。

    一湖四水,勾勒潇湘之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且紧迫的任务,是对遭受污染、破坏的河流、湖泊进行修复治理。

    湖南修复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脚步,从未停止。

    今年2月22日,在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现场,省委书记杜家毫主持召开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纵深推进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坚决打赢湘江保护和治理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

    2月25日,《湖南省长江岸线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方案》审议通过,用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污染治理、港口布局优化、防洪能力提升、最美岸线建设等“5+1”总体方案守护黄金水道。

    5月,湖南生态环保“夏季攻势”雷霆出击,对长江经济带18个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10大类重点任务开展集中攻坚。

    长江岸线整治是一大重点。岳阳市华容、君山拥有长江岸线76.8公里,占全省一半以上。两县区将长江岸线整治、修复作为“一号工程”持续发力。

    除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外,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其一级支流沿岸,退耕还林还湿也在紧锣密鼓进行。洞庭湖区加快清理欧美黑杨、拆除非法矮围。

    益阳大通湖流域,集结截污、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型养殖退出、清淤清废、禁航禁捕和生态修复等七大“战役”,向污染宣战。

    响鼓重槌,污染防治、修复治理工作旗开得胜。

    岳阳华容县、君山区通过立体综合治理,长江水质已达到二类水质。一路风景,“绣”出最美长江岸线。

    截至今年9月,大通湖已连续12个月退出劣Ⅴ类,水体水质总体评价为Ⅴ类,摘掉了从2015年以来戴上的劣Ⅴ类“帽子”。

    截至今年7月,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340个监测评价断面中,水质较好的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6.8%,同比增加3.5%。

    绿水青山,重现湖湘大地的壮丽秀美。

    16.jpg

    浏阳官渡镇“五治”齐头并进打造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整治绘制美丽“湘”村

    美丽中国,要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广大乡村地区,寄托着游子们的浓浓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平坦的柏油路干净整洁,草坪修葺一新绿得发亮,一座座造型古朴的农家小屋点缀田野间,随处可遇的花草气息扑鼻而来……这是记者在浏阳市官渡镇竹联村看到的美丽景象。

    近两年来,竹联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同步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田园美化绿化以及空置危房整治,普普通通的村庄,一跃成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从2018年起,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蓝图,广大“湘”村经历了一场由外而内的美丽蜕变。

    在长沙望城、宁乡及全市其他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全面铺开。望城用“分类减量”破解“垃圾围城”,成为全国首批“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今年3月,株洲市印发《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重点加强农村污水分类治理。

    怀化市则以“三化一改一平台”(净化、绿化、淳化、农村房屋改造、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建设幸福家园……

    “三年行动”过半,美丽“湘”村缀满青山绿水画卷。

    10月16日,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在岳阳举行。会上,长沙市、湘潭市、永州市祁阳县、益阳赫山区、常德市安乡县分别做典型发言——

    湘潭坚持创新整治标准、创新群众发动、创新筹资渠道,打造农村新风貌;

    祁阳下活改厕“一盘棋”,构建了“有规划、有人抓、有投入、有考核”的长效机制;

    安乡县大力探索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分类减量处理模式,即三分之一有机垃圾实行沤肥,三分之一再生资源、有毒有害垃圾实行回收,三分之一不可利用垃圾实行清运,分类减量后的垃圾基本实现“三化处理”。

    诸如此类的经验、做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湖南新“样本”。“只有环境好了,经济发展才会真的好。”长沙县春华镇党委书记李壮宇的一席话,道出了基层干部和乡村群众的心声。

    12.jpg

    常德柳叶湖风光 摄影  傅聪

    文明乡风实践培育不竭动力

    人的文明,是实现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守望青山绿水,最终要守望人心。

    在庭院别致、环境秀丽的“湘”村,乡风文明实践正滋养、带动着每个人。

    浏阳市达浒镇有个村叫书香村,村如其名。今年3月,达浒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牌,书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随后成立,在职党员、退休教师、文人能人、先进模范人物、新乡贤都加入文明实践服务队伍。

    在文明实践服务活动中,书乡村桃花城屋场131户村民犹如一个超级“大家庭”,大家互为志愿者,也互为受助者,一呼百应,展现出一幅邻里和谐、互助友爱的美妙画面。

    书香村的文明实践服务活动,是湖南培育文明乡风、建立和谐人居关系的缩影。在全省各地,讲文明、树新风成为一种风尚。

    株洲持续推进十大文明行动之“文明乡村”行动,株洲天元区率先在三门镇南江村启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了“和承古韵、和至孝亲、和美院户、和传家风、和善家园”的“五和”乡风文明建设模式。

    截至今年5月,郴州桂阳全县有各级志愿服务组织700余个,注册志愿者13万余名。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掀起人人参与文明实践、共建幸福美好家园的热潮。

    张家界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文明构建,提升城市品位……每个人都是文明城市的主人翁,文明创建氛围浓厚、底气更足。

    常德市吹响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市集结号,到2020年,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到2025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百姓有很大的获得感。”常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说。

    漫步潇湘大地,从洞庭湖边到武陵山下,从城市社区到农村庭院,生态意识、文明习惯正逐渐深入人心,外化于行。在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文明实践过程中,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2018年12月,《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乡风文明设定4项重要指标,包括文化中心覆盖率、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等。

    文明村和文明乡镇的建设,正为乡村振兴、美丽湖南培育源源不竭的动力。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