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湖南新闻

聚焦“六稳”“六保” 开启湖南新局

2020-05-27 08:47:31  来源:新湖南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初夏入夜,长沙市岳麓区渔人码头就有不少市民前来游玩、宵夜。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复工复产复市逐步推进,长沙商圈逐渐恢复活力,夜经济日趋火爆。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傅聪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邓晶琎 刘燕娟 刘笑雪

    大海波涛汹涌,风雨总是相伴;把握正确航向,光明总在前方。

    “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为我国经济“大船”航行掌舵把航,传递出乘风破浪、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的坚定信心和力量。

    湖南干部群众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汇聚成铿锵前行的动力,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聚焦“六稳”“六保”抓落实、强担当、求实效,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绘就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时代新画卷!

    ( 5月24日,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一扶贫车间,工人在赶制订单产品。通讯员 唐世日 摄)

    夏日傍晚,株洲市湘江边。49岁的下岗职工胡前飞熟练地摆出一本本旧书,开始一天的书摊营生。

    这是湘江边的一道独特“风景”。这里的旧书摊没有被“一刀切”,而是经历了由散兵散游、席地堆置到整齐规范、充满活力的蝶变。如今,在这条200米的街市上,数十个和胡前飞一样的困难家庭有了依靠。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稳”和“六保”之首。湖南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

    “打造湘江边旧书摊,既为城市留下靓丽的文化风景,又帮助一批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阳卫国说,旧书摊一头连着摊主生计,另一头连着市容市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科学治理促群众乐业增收。

    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湖南于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着力解决招工就业难题。

    (2月21日下午,一辆载有23名旅客的包车从怀化汽车东站出发,乘客全是赶赴浙江义乌复工的怀化籍人员。通讯员 田文国 摄)

    稳就业十六条措施发布、“点对点”包车送员工返岗、“点亮万家灯火”就业帮扶……湖南在全国率先推出“湘就业”小程序,上线一个月发布岗位数超20万个。蓝思科技入驻“湘就业”后,很快完成了近7万人的招聘任务。

    湖南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等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截至4月底,共提供39万余个岗位。目前,全省贫困劳动力已转移就业196.1万人,待复工贫困劳动力实现动态清零。

    保市场主体,才能保基本民生、保居民就业。今年2月起,百条支持复工复产“干货”政策相继在我省出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红利”陆续释放,千方百计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2000多名员工、1万多户种养户的‘饭碗’更稳了。”得知企业的网红直播间在两分钟内卖出了2万多只鸭子,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建文颇感欣慰。

    服务实体企业,金融“活水”来浇灌。“开通‘绿色通道’,确保24小时内贷款发放到位。”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袁建良介绍,稳金融就是稳企业。疫情暴发以来,国开行已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08亿元、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相关贷款约80亿元,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疫情期间,湖南经济社会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今年,湖南精准施策支持春耕生产,种粮大户积极性提高,全年粮食总产量力争增加10亿斤;水、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确保“菜篮子”“米袋子”供应无虞,百姓生产生活秩序井然。

    “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建议,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

    “六保”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而基层作为最关键、最基本的环节,决不能失守。

    “优先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石建辉表示,2020年,省财政除将常年额度较为稳定的转移支付补助提前下达市县外,近期又预拨市县财力补助20亿元。此外,每年安排16.8亿元补助资金,优化乡村运行保障,确保基层稳定运转。

    坚持人民至上,守住“六保”底线。湖南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4月5日,长沙市太平街,众多市民前来游玩、消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傅聪 摄)

    “一辈子有很多个520,但只有一个2020520,千万别错过!”在刚刚过去的5月20日,长沙各大商家纷纷出招,线上线下齐齐发力,打折促销、大屏示爱、直播带货、情侣“大胃王”……掀起了一股“浪漫”消费热,吸引市民“嗨购一夏”。

    在稳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消费关联着万千实体企业命脉。打通经济循环、补上消费“断点”,湖南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全国率先推出在线消费小程序“湘消费”,惠及19万余户实体商家,累计带动商户交易额数百亿元;在全国率先安排2亿元文旅企业纾困资金;在全国会展业率先举办室内车展……吃喝玩乐行,生活消费在湖南全面复苏。4月,全省消费增幅较3月回升了4.8个百分点。

    “当前关键是要刺激消费。”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深有感触。他建议,增加米面油等民生产品的消费券发放以及对低保人员的现金补贴。

    全力扩大内需的同时,湖南积极拉动有效投资。今年以来,投资发挥了稳经济的关键支撑作用。

    湖南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的“先手棋”,提前两个月部署启动年度160个省重点项目。4月底,我省829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为历史罕见,呈现出大项目支撑大发展的格局。

    前4月,全省新开工重大项目3613个,助推全省投资增长1.5%,增速和增量均居全国前列。其中,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1%,“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正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4月28日上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0年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主会场在吉首市双塘镇联合村举行。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孟河 摄)

    半个月前,中联重科下线全球首台纯电动汽车起重机,引领一场工程机械领域电动化“风暴”。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却“居安思危”:“今后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用原创性、根本性的基础研究成果支撑应用技术创新,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湖南装备制造业强链补链稳链延链。”

    在投资、消费“双轮驱动”下,新的动能汹涌澎湃,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

    “永州抓住契机、扩大防疫物资产能,防疫物资出口成了新的增长点。”全国人大代表、永州市市长朱洪武信心满满地说,疫情期间,永州的蔬菜出口东南亚增长较好,要继续稳住这个势头。

    稳外资稳外贸,湖南营造更优环境。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为湖南外资外贸企业计划定向融资千亿元;长沙邮局海关开关,为湖南与世界产业链供应链之间架起新的贸易桥梁。

    稳产业链供应链,湖南智造当仁不让。5月以来,铁建重工已有8台设备出口阿联酋。这是该企业的地下工程装备首次批量出口至中东市场,为长沙经开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工程机械)”擦亮了招牌。

    全国人大代表、铁建重工董事长刘飞香表示,铁建重工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作用,优先保障海外项目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助力全球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恢复。

    前4月,全省装备制造业进出口产品316.5亿元,同比增长37.8%,成为今年湖南稳外贸的最大亮点。

    (2月18日,长沙县黄兴镇浏阳河东岸,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健 摄)

    这些年,湖南以产业链思维布局产业,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市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集聚了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和电子信息、医药、机械等11个千亿产业。

    有了厚积薄发的产业优势,湖南应对疫情冲击的“免疫力”更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抢抓产业格局调整的重大机遇,工程机械之都长沙“软硬”兼施,既以“硬核”制造业“撑腰”,也要软件业“再出发”。

    5月9日,覆盖全球90%以上的中文软件开发者CSDN总部落户长沙,轰动了整个软件行业。前4月,长沙市新增软件企业1000家以上。

    “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实体经济,核心靠项目支撑。”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市长郑建新说,长沙将进一步聚焦智能制造推进项目建设,依托应用场景培育新兴产业,努力走出一条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两会,以5G应用为代表的“新基建”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全省各地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

    (3月7日,由百度阿波罗与中国一汽红旗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批量产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恢复市民预约试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傅聪 摄)

    被赋予打造“中国V谷”重任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布局VR、AR等“视频+”新业态,拓展电子竞技、建筑设计等泛视频产业;在湘江新区,国内首批量产无人驾驶出租车免费对市民全面开放;湖南电信信息园大数据中心投入使用,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在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湖南省委会主委赖明勇看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催生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进一步推动社会基础功能实现全面线上化和数字化,将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五凌电力智慧工地的数字指挥中心,通过高清视频实时掌握建设动态,管理成本减少约四成。三一重工的智能车间,5G、人工智能与移动机器人技术结合,物料流转实时追踪,生产效率显著提升。长沙行深智能研发出无人配送车,智能规划行驶路线,精准实现点对点物资配送。

    “我们寻找新的市场需求,开发新的产品。”全国人大代表、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苗振林介绍,今年企业实施生产线智能改造升级,加大LED领域研发创新,将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湖南已经超前布局,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胡伟林信心满满地介绍,湖南将继续坚持项目和产业两手抓,计划今年布局建设3万个5G基站,围绕“新基建”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构建,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5月26日01版)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