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湖南商学院经贸发展研究院院长柳思维
位于中国地理中心的湘赣鄂皖4省,正在积极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力图共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如何将长株潭城市群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湖南商学院经贸发展研究院柳思维教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共筑“第四极”重在实现跨省经济的一体化。
其势已成, 其时已至,四省共筑中国经济“第四极”
今年2月23日,长沙、合肥、南昌、武汉在武汉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暨长沙、合肥、南昌、武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诞生,地跨4省,由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组成,经济总量、面积、人口有相当大的规模。
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崛起其势已成,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特别重要意义。在中国经济传统“三极”增速逐渐下降情况下,寻求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身负重任。
“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国第四极的构想和目标,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有充分依据。”柳思维说,长江中游城市群自身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有潜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巨龙的“腰部”。长江经济带要舞动起来,中部地区要壮实。当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沿海城市发展步伐放缓,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扩内需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柳思维认为,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对我省形成科学发展新优势作用明显。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部地区打造长江中部城市群,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拉动湖南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眼下中国经济处在健康发展的新的增长时期,中国东部地区正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扩散,长江中游城市群正面临空前发展机遇,成为投资首选。在此时机,湖南经济发展融入长江中部城市群,将更好地发挥湖南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产业优势和旅游产业优势。
联动发展,优势互补,实现跨省经济高度一体化
“长江中游城市群能否成为第四极,取决于各方的合作共识和共赢意识,重在实现跨省经济的高度一体化。”柳思维认为,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重点是推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发展、联动发展,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格局。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具有行政区划难以隔绝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鲜明特点,4省相邻的城市有着密切的市场联系,对交通、运输、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市场准入和市场秩序管理等方面,都有共同的需求。4省合作,顺应了这些需求,有利于共同推动在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共同拓展更大发展空间,结果应该是双赢、多赢。
城市集群各成员之间的比较优势,是区域合作得以建立、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所在。长江中游城市群4个省份各有各的优势,比如湖北的钢铁、汽车制造,安徽的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江西的光电光伏、大飞机及零部件,湖南的工程机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目的就是要发挥4省特别是4个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中,形成中部特有的优势。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跨省经济的高度一体化,柳思维认为,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网。4省要加快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构建主要城市间“1小时城际经济圈”和至周边城市“2小时经济圈”,为打造第四增长极形成经济运行比较成本优势。二是要加快产业融合,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具有长江中游城市群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区域金融中心和无障碍旅游区。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强调充分发挥专业化、市场化作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跨区域发展的龙头企业及产业集团。三是要加强生态保护,以“一江三湖”为重点,共同加强河流湖泊的治理。所谓“一江三湖”,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和巢湖,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同面临长江防洪大堤加固、水资源综合利用、农村安全饮水、湖泊治理等问题,需重点加强合作建设,加快生态环保建设,提高生态保障能力和流域生态安全水平。
错位发展,积极对接,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
4省之中,湖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生产要素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柳思维说,主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全力构筑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开发的新高地,首先要摸清楚湖南所具备的优势。
湖南有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立体交通优势明显,武广和沪昆两条高铁交会,令湖南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湖南有产业优势。产业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与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集群。
湖南有生态优势。森林覆盖率达57.3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79 %,人均公共绿地8.76平方米,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宜业。
在柳思维看来,只有“交通先行”,才能为生产、流通、市场交易以及消费、旅游做好文章,才能形成洼地,吸纳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我省应与其他3省,共同加快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航道开发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把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产业布局上,应合理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与其他城市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结合我省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自身特点,重点围绕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与其他省份协同发展,互相激发积极要素,在区域内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企业、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协作,着力建设更加优美的区域生态环境,增强区域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在旅游资源方面,也可与安徽、湖北、江西形成旅游协作网络,共同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使我省的旅游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此外,在金融、农业、医疗等方面也可开展更多的合作。
“第四增长极的形成,对老百姓而言也是一种‘福音’。” 柳思维说,中部地区形成增长极,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以后,必然会带动老百姓财富的增加,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成本的下降以及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