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实事求是反映的问题,都是对基层实际的折射。在互联网的众声喧哗中,各级干部还得把双脚踏进真实的泥泞大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七一”之际,中央再提群众路线,令人感奋。
我们党历来把群众路线作为执政之本。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那时候规定领导干部必须抽出一定时间下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刘少奇同志1961年回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周恩来、陈云、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也都十分重视深入基层“识民情、接地气”,强调把决策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的基础之上。
今天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比当年更为复杂的环境。一方面,群众的权利意识和利益敏感不断提升,统筹协调群众工作的难度在加大;另一方面,长期执政带来的惰性,令一些党员干部对基层情况和百姓诉求比较陌生,思想感情上也有隔膜。今天践行群众路线,既需要领导干部勤走基层、脚上有泥,俯下身去察民情,也需要适应新的变化,不断探索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
信息技术的进步,构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空间,那就是互联网。5.64亿网民,每天在网上交流生活感悟,对社会公共事务发表评论。巨大的网络空间中,既有百姓直抒胸臆的观点表达、情况反映,也有大量情绪宣泄和爆料吐槽,甚至还存在一些无中生有的流言和臆想。如果对互联网的了解和管理跟不上,不能主动及时回应网上舆论,匿名发帖的互联网,很容易成为负面情绪的垃圾箱,对公共治理和社会秩序形成消极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党政部门主动前进到网络“自媒体”,在网上宣传诠释决策思路,监测和吸纳网民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有利于让党和政府的主张与网络舆论形成共振,促进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牢牢把握互联网治理乃至社会治理的主动权。
湖南省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红网,现已在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都开通了分站。通过红网“问政湖南”栏目,已有近300位省直厅局、市州和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主动认领办理网友留言,初步实现属地群众诉求在属地网上表达和解决。红网互动性栏目《百姓呼声》已累计为全省网民提供各类咨询与服务13万余次,协调监督解决群众问题5.2万个。
娄底市有网友发帖反映,中心城区小学有的班级学生人数超过了80人,最多的甚至超过100人。市委书记龚武生看到帖子后,立即进行专题调研,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措施,新增学位3.29万个,使“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老百姓惦记的往往只是某些利益诉求个案,领导干部如果都能像这样触觉敏感,及时关注群众诉求,就有利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态。
13亿中国人中,在网上经常设置议程的只是少数人。网络舆论既体现真实的利益诉求,也可能是夸大其词的表达。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养成单靠鼠标察民情的习惯,还得靠基层一线的社会调查,校正网络舆论的偏差。对于网络舆论,需要一番沙里淘金的功夫,构建一套科学的舆情监测、研判和应对机制。从根本上说,网络上实事求是反映的问题,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对基层实际的折射。因此,在互联网的众声喧哗中,各级干部最终还得把双脚踏进真实的泥泞大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真实了解社情民意,真切感知百姓心声,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今天,全国已有17万家政务微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报纷纷开通法人微博,政务微信也开始普及,初步奠定了互联网上官方舆论的格局。心中装着群众,统筹网上网下,实现公共治理与广大网民的同频共振,我们就能实现互联网的趋利避害,不断凝聚和释放正能量。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