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国际 > 人物访谈

朱伯庚 粮食安全大于天

2014-10-01 01:00:00  来源:文/本报记者 曾甲长 图/本报记者 胡卫衡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朱伯庚,一位朴实的知识分子。

      他的头发已经发白,话语不多,谈到农业技术的相关话题时却很健谈。朱伯庚出生于慈利县溪口镇,童年恰逢饥荒不断,饥饿的痛苦深刻地影响了他,以至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后来成为他的人生追求。

      1980年他从农校毕业后,放弃了在县城工作的机会,选择了在偏远农村从事农技推广工作。长年累月,他脚踏一双草鞋,头戴一顶草帽,身背一个水壶,走村串户,穿梭于田间地头。

      30多年来,他积极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了不少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主持和组织实施了二十多项农技推广项目。同时主动为市委、市政府参谋,提出了“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全市农业发展思路。

      2007年,他在湖南省第一个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立法,将国家粮食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建议。30多年来,朱伯庚先后两次因公负伤致残,四次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成果奖,六次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次获得省市级工作奖励。

      民生周刊:春耕生产已经开始了,请你为农民朋友就如何选购水稻种子提供一些建议。

      朱伯庚:(苦笑)现在全市种植规模上了500亩以上的水稻品种就有上百个,其中既有好的,也有差的。自从种子市场化后,经销商都有自己的销售网络,这中间就涉及到利益问题。往往是利润高的品种,经销商推介的积极性就高。农民朋友很难选择,一般是经销商推介什么,大家就买什么。

      我们主要是试验、示范和筛选一些好的品种。通过试种,如果确实很适宜,就会联系农民朋友,在第二年进行推广。

      另外,种子好与不好也不是绝对的。张家界有的地方是平区、丘陵区,有的是山区,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一样,在平区好的品种,到山区就不一定适宜。只有把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当地环境条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推广以两系杂交稻为重点的超级稻品种,主要有Y两优7号、Y两优1号、深两优5814和科优21等 。其特点是丰产性能好,综合抗性比较稳定,适应性比较广,米质相对要好些。根据我们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推广情况来看,一般能达到650公斤—700公斤的亩产量。高产丘亩产750公斤以上。

      民生周刊:你在2007年在全省第一个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立法,将国家粮食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当初为什么要提这个?

      朱伯庚:当时省农业厅针对全省粮油产业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发展速度缓慢及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问题,召开全省粮油专家进行大研讨。我当时主要是针对“省长责任制”来解决粮食生产和贸易问题并引发的矛盾,提议建立国家粮食安全法的。

      粮食安全是动态的安全,以前我们更多的是解决“量”的问题,即解决温饱问题。而现在关注得多的是“质”的安全问题,即粮食本身是否安全。21世纪,我市粮食安全应是数量与质量并重时期。

      民生周刊:现在的张家界,粮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朱伯庚:一个是劳动力不足,导致耕地撂荒、粮食量产不足的问题。另一个是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因为城镇化等因素影响,山区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今年3月中旬我去了永定区四都坪乡,乡里有一个组所有村民全部迁走了,100多亩地没人种。干部为荒地伤脑筋,最后只得动员一位邻组的组长来种田。但一个人怎么可能种得了山区的100多亩地?

      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个案。张家界山区多,平原少,没有办法搞机械化作业。

      我们的耕地资源人均不到0.9亩,又没人耕种,怎么办?我个人的建议是利用国家政策,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比如可以建设油茶基地,多发展板栗、核桃和枣子产业等,这种调整虽然可能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投入以后耗费的劳动力就少了,从长远来看是划得来的。

      民生周刊:你刚才几次说到农业生态环境,目前我市的农业生态环境如何,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何影响?

      朱伯庚:(沉吟片刻)可以这么说吧,张家界农业生态环境在省内是比较好的,本地生产的粮食质量也是最好的,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现在有机肥的投入非常少,很多地方过度使用化肥和除草剂,使土壤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导致土壤里的亚硝酸盐过多。亚硝酸盐是什么?是一种剧毒物质,3克就可致死,还是一种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如果通过粮食渗透到人体里,你说这种危害大不大?

      现在为什么我们有些柑橘吃起来没味?那是过度使用化肥、除草剂的后果,导致水果品质严重退化,甚至生长畸形果。

      去年6月市农环站就重金属污染进行了一次普查,发现全市共有19家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有重金属污染可能,其中被列入湖南省环保厅重点监控污染企业有11家,虽然这些企业对全市农产品主产区未构成大的威胁,但隐患还存在。特别是镍钼矿的开采、加工,对周边环境是灭生性的污染,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民生周刊:作为农业专家,你如何看待张家界的耕地保护,你认为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发展现代农业?

      朱伯庚:据土地详查资料,我市的耕地147.7万亩,其中稻田面积大致为85万—87万亩,现在不管是数量和土壤质量都在下降。在数量上,我了解的一个数据是,我市每年消耗的耕地面积达5000亩,像南庄坪、西溪坪、尹家溪和阳湖坪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好农田,但因为城镇化现在都在快速地消失。

      这非常可惜!我们有一个误解,认为耕地是很容易开辟出来的。实际是,一亩高产农田从母质培养出来,每年需要投入有机肥料10至15吨,并且要花上5至8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好的土壤。现在一下就平填,你说浪费大不大?

      这些年,各级政府对农业是比较重视的,但农业科技队伍这块还处于一个恢复性发展的状态,很多成熟的技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很多人认为张家界没办法大规模发展草食动物养殖业,因为冬季缺草。但实际情况是什么?每年张家界产生的秸秆多达300多万吨,而这些秸秆完全可以运用成熟的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处理,成为草食动物养殖业在冬天的优质饲料!

      我初步进行过测算,只要有60%的秸秆被利用,就能给养殖业带来16—18亿的收益!但现在这些秸秆很多都被农户直接烧在地里,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地里在冒烟,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若能将这些资源加以利用,并配套发展沼气产业,用沼渣、沼液还田,建成生态循环持续高效农业经济新模式,那才是最具张家界特色的现代农业。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