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世界儿童日,一起看看大山里的那些花儿

2020-11-20 15:00:13  来源:地评线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正如这首林徽因写给儿子的诗

    面对孩子

    我们总有无尽的温柔

    今天

    是一个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日子——

       “世界儿童日”  



     
    你知道世界儿童日吗


       

        世界儿童日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球发起的、影响力最大的儿童节日。1954年,联合国设立“国际儿童日”,1959年和1989年的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先后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和《儿童权利公约》,唤起全世界进一步倾听儿童呼声,关心儿童权利,尤其关注最弱势与最脆弱的儿童。2017年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正式更名为“世界儿童日”。    


       

      
    一起看看大山里的那些花儿


       

    风铃叮当,书声琅琅,宁静的大山里书香萦绕。    


       

    世界儿童日到来之际,深入大江南北的偏远山区学堂,在时代的景深中触摸个体温度。    


       

    昔日的山区学校,教师留不住、学生往外流,而随着教育政策的红利释放,山区孩童物质生活改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即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教师精心备课,隔屏不隔爱,山区儿童停课不停学。    


       

    教育的清风越过山岚,沁润了山区孩子的心田。承载未来的幼苗茁壮成长,朵朵花儿向阳开。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中心小学,学生们在花田边玩耍(11月9日摄)    


       

           

           花园更美,山间花儿茁壮成长          


       

    洗菜、生火、炒菜、装盘……章站亮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章站亮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春涛镇黄泥村黄泥小学的校长,全校只有20多个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2018年,他刚到学校,看到孩子们都瘦瘦的,许多孩子因为住得远,只能带盒饭来学校吃,下课后有时饭都凉了。    


       

    于是,章站亮决定亲手为孩子们做营养餐。学校没有厨房、食堂,他就在操场生火做饭。“最怕下雨天,别说做饭,生火都难。”他说。    


       

       

    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春涛镇黄泥村黄泥小学,老师章站亮(前右)和学生们一起生火(2019年1月3日摄)。由于生火用的材料均是废弃的桌椅或者枯叶,点火后得不停用嘴吹气才能烧得旺盛。    


       

    2019年,章站亮和孩子们一直期待的厨房成为现实。当地教育部门给学校划拨了专项经费用于食堂建设,爱心企业也捐赠了厨房用品。如今,这个乡村小学有了一个设施齐备的厨房,燃气灶、烤箱、抽油烟机一应俱全,阀门一拧自来水汩汩流出……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年增幅均超过8%。随着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在学校食堂吃上营养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课,在设施齐全的操场上奔跑运动……校园,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    


       

    今年9月,新学期伊始,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的学生们迎来了一堂特殊的“云端课堂”。    


       

    在三年级一间教室的大屏幕上,身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民间艺术课。    


       

    上课铃一响,学生们满怀期待地看着大屏幕,共同唱起了地方特色歌曲,用特殊的方式向远在北京的老师问好。一根网线,让相隔几千公里的师生打破距离局限“共聚一堂”,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歌声、掌声、欢笑声……    


       

    “从没想过北京的老师也可以给我们上课。”听完课后,三年级学生和淑洁兴奋地说。    


       

    怒江大峡谷里的“云端课堂”是我国推行教育基础设施信息化的一个缩影。2019年,我国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已达11.4台,小学建立校园网学校比例为68.7%。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借助5G高速网络,大山里的孩子们将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    


       

    即使远在异国他乡,中国的爱心援建也帮助着世界儿童。    


       

    从西非的科特迪瓦到东非的肯尼亚,中国援非的“万村通”卫星数字电视项目让当地儿童足不出户便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在太平洋岛国库克群岛,中国援建的学校让400多名学生不用半露天环境上课……一系列爱心援建让多国儿童发出“感谢中国”的心声。    


       

       

    11月19日,在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尤喀克博孜其小学,教师耿琴在教室里上课。    


       

           

                     臂弯更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截至2019年底,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每一点细小数字的提升,都意味着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可以进入校园,而这背后凝聚着无数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默默付出。    


       

    晨光熹微,国旗在操场上空高高飘扬,清风吹进窗明几净的教室。教师耿琴熟练地拿起消毒喷壶撒向教室每个角落,检查准备发给学生的口罩,之后打开上课课件。    


       

    耿琴所在的学校是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尤喀克博孜其小学,位于天山山脉以南。和许多学校一样,新冠肺炎疫情曾让这所小学一度停课。开学复课后,每天消杀清扫便成了耿琴的工作日常。    


       

    “绝不让一个孩子因为疫情辍学,更不能让孩子在校园被病毒侵袭。”校长王乐说,开学前,全校老师逐一给学生打电话询问健康防疫情况,做好每天健康登记;学校还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确保学生安全。    


       

      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无法进行线上教学,教师则送课上门保障学生学业。                  


       

       

    在江西省万载县高村镇新竹村,新竹小学的校长罗长石骑行在山路上(2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他要去最偏远的村组,给学生送当天的线上教学课程。    


       

    位于江西省万载县高村镇的新竹村尹家岭村组,距县城上百里路。今年2月,在线教学开展后,由于通信信号较弱,村里几个学生线上学习成为难题。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当地教育部门安排人员连夜赶到村里,送来了几台电脑,新竹小学的校长罗长石则主动承担起了每天为孩子们递送课件的任务。    


       

    罗长石每天早早赶到学校,把当天的线上教学课程边播边录,然后拷贝到U盘里,接着就骑上摩托车,沿着山路把课程送到学生手中。每天往返山路20多公里,罗长石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骑手校长”。    


       

       

    在江西省万载县高村镇新竹村,新竹小学的校长罗长石为学生郭仕钱送完课程之后继续赶路,去下一家送课(2月17日摄)。    


       

       在特殊之年,山区的教师停课不停教,守护学生身心健康。疫情并未中断教学工作,全国各地保障学生“应学尽学”。                  


       

    在国内抗疫复学稳步推进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向世界伸出援助之手。 

           
         
       

    今年5月,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郊区民升学校的265位小学生收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的粮食包,缓解了部分因疫情封锁而收入减少家庭的生活困难。多国人士表示,中资企业和华侨华人踊跃捐款捐物支持抗疫复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大国道义。    


       

           

                     梦想更近,山间优化素质教育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连绵群山脚下的范家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小规模学校,仅有95名学生、15名老师。教室课表上除了国家规定课程外,多了乡土课程和项目学习。    


       

    每周三下午,在乡土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到田野山间采风、种菜,调查收集民谣、村庄遗迹,了解村委会如何为村民服务等。    


       

    在调查、探寻中,学生的沟通协调、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    


       

       

    四川省广元市范家小学的学生们课间嬉戏(6月9日摄)。              
         
       


       

    在范家小学校门外的一片农田里,一排排用塑料罐制作的“自动滴灌装置”,便是乡土课的成果。今年6月,学生在田园劳作发现天旱少雨,作物需要取水浇灌,于是利用所学知识和身边的材料,制作了自动浇灌装置,既有效节约水资源,又减轻劳动强度。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素质教育与乡土气息、当地实际相结合的学校越来越多,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读好书”。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中心小学,昔日教学楼前遍布杂草和黄土的十几亩荒地上,已绽放出一片花海。    


       

    为了更好守护这片绿,师生一起加入“护花使者”队伍,扛着锄头拎着桶,锄草、松土、浇水……“师生们共同的汗水浇灌了这片花田,因此大家都很爱护它。”寨下中心小学教师易梦晗说,种花能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中心小学,校长殷大福带领学生们在花田劳动(11月9日摄)。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寨下中心小学学生在花海上美术课(11月9日摄)。    


       

    “学校开设的美术、十字绣、足球等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到花田边写生、采风、训练。”寨下中心小学校长殷大福说,课外课堂为每名学生敞开大门,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收获、感悟,形成良好的品德情操。    


       

    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为乡村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好的育人环境。              2018年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338个县,新补充教师共约22万人,其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约4万人。          


       

    素质教育有了更多辛勤的园丁,山区的花儿也绽放得格外绚丽。    

           
         
       

           


       

    儿童是未来、是希望    

    守护儿童    

    是在童心里注入真善美    

    是为天真的梦想给予祝福的力量    

    是让其拥有被捧在手心的快乐与温暖    

    得到平安和健康的保障    


       

    世界儿童日    

    守护我们的小可爱    

    守护我们的“未来”!    


       

    来源:新华网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