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电话机、移动卫生间、饮料瓶回收机……这些公共设施本是为了方便市民生活而设置,但近日,记者走访多地发现,不少便民设施已渐渐沦为“僵尸”,无法发挥其本应有的功能。(1月11日《新京报》)
便民设施沦为“僵尸”,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可否认,在建设之初,这些便民设施直指百姓民生需求,也曾有着美好蓝图,但为何这些本来造福一方的公共设施却陷入沉睡呢?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曾经发挥了便民功能的公共设施渐渐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比如曾经遍布街头的公共电话亭和IC卡电话,在手机已经普及的今天,已经失去了市场,使用者近乎于零,自然会被时代淘汰,沦为“僵尸”。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便民服务设施由于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也缺少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导致便民设施不合民众心意,难以发挥作用。比如,有的城市花费数百万元建起的人行天桥不少,但就是没人愿意走。原因很简单,嫌麻烦。
最后一点,是一些地方只重视便民设施的修建,却疏于对便民设施的修缮。殊不知,再健全、再完善的便民设施,都敌不过人为的折损与破坏。由于风吹雨淋、塑料风化现象普遍,城市便民设施如果不定期加以维修保养,就可能不但不便民,还会伤民,又有谁愿意冒着危险,去使用那些所谓的便民设施呢?
不便民,谈何便民设施?便民设施要便民,就需要相关部门告别懒政思维,多一些接地气的民意调查,少一些拍脑门的随意决策。其一,要对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理应被淘汰的便民设施及时予以清理,不让其成为城市的伤疤。其二,便民设施既是便民的东西,就该问问民众怎么才是方便。其三,便民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能一劳永逸,要注重后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便民设施能够用当其用,为民所用,真正达到便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