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代表】云过有痕

2021-09-09 09:01:22  来源:掌上张家界  作者:易善任 罗红艳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云过有痕


    ——记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刘云

    图片

    7月15日上午,在市文旅局,我们如约见到刘云。

    刘云的案头,整齐地摆放着《张家界民宿旅游》《走玩大湘西》《云端上的对话》三本书。打开它们,就如同打开了近几年他为张家界旅游发展鼓与呼的一个个故事。

    刘云,男,土家族,1962年6月出生,现供职于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市文化旅游智库研究院理事长。

    图片

    在很多张家界人眼里,刘云是一个“名人”。他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干起了宣传张家界旅游的活儿,是市旅游协会导游分会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先后策划了六届张家界导游大赛,编著了《中国张家界旅游必读》《导游张家界》《我与导游那些事》《邂逅张家界》《畅游武陵源》等书籍,为张家界的旅游宣传、导游群体做了不少事。

    2019年,结合我市及周边旅游发展实际,在相关领导和业界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张家界民宿旅游年”主题,刘云完成了《张家界民宿旅游》一书,首次为我市民宿旅游发展“树碑立传”。

    《走玩大湘西》一书编写,刘云得到了张吉怀旅游合作共同体以及常德市、邵阳市有关部门的认同与支持。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局长邓剑在该书序言中提出“大湘西旅游融合是大格局”。该书公开出版发行后,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知名文化旅游专家张建永教授认为,该书对大湘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让旅游结“冰”,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文旅局的主导下,刘云组织市文化旅游智库研究院专家在张家界各大景区开展“智库专家话旅游”网络直播系列活动,线上引来200多万人次围观,为我市旅游破“冰”融智立下汗马功劳,随后刘云将活动编撰成《云端上的对话》一书……

    从刘云的旅游世界里回转,他身边一摞摞人大代表建议吸引住我们的目光。《关于修建“澧水人行桥”的建议》《关于将房地产业纳入诚信经营管理体系的建议》《关于遏止“文山会海”及其形式主义的建议》……透过一件件浸透着心血的建议,刘云作为市人大代表、一个个为人民倾心代言的履职故事在我们眼前展现开来。

    图片

    刘云(右)就乡村振兴进行调研

    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市城区问题楼盘及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要求,刘云先后两次写出建议并由市人大立案后督办。他与市有关部门一起与10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进行多次沟通与督办,其中东方明珠、山城上品等九个楼盘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受到广大业主、房地产商的好评。

    拿起《关于修建“澧水人行桥”的建议》,刘云娓娓道来:早在2012年,他就提出了在市中心城区修建“澧水人行桥”的设想,2017年当选为市七届人大代表后,他正式提出修建“澧水人行桥”的建议。他认为,“澧水人行桥”既是一座民生桥,也是一座生态桥、旅游桥和文化桥,如能建成,有望成为张家界的文化地标。如今,修建“澧水人行桥”已纳入张家界市“十四五”规划。多年锲而不舍的呼吁眼看将有美好的结果,刘云对此很是自豪。

    近年来,我市以桑植民歌、张家界阳戏、白族仗鼓舞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融入到旅游业,“非遗+旅游”绽放非凡魅力,赋予产业巨大能量。

    刘云非常关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2018年,在市人大常委会联工委的支持下,他与童路雯、许玲莉、李霞、欧辉平等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走进永定阳戏传习所进行张家界阳戏专题调研,并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丽珍作了深入交流;又与张绣云、李彬等市人大代表到各区县多次调研考察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经过长期的深入调研和思考,他认为,非遗要与旅游产业结合才能更好传承、保护和发展,撰写了《关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关单位和旅游企业根据建议创造性地建立了张家界旅游营销非遗推广轻骑队,先后亮相2020湖南(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2020年张吉怀旅游推介会、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将非遗与旅游融合,让世界自然遗产与非遗珠联璧合,促进了张家界旅游与非遗同频发展。”各级领导对“非遗+旅游”给予高度肯定和好评。

    作为人大代表,刘云凭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本届人大代表履职期间,先后提出了13件高质量建议,多件建议已落地实施。新华社《高管信息》以《密切联系群众是人大代表履职基本功》为题对他的履职故事进行了报道。

    刘云履职感言:


    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心中有底气;我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代表,心中有硬气;我是人民代言人,心中有骨气。为人民说话,我心里坦荡。


    来源易善任 罗红艳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