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019年第十九届湖南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如期而至。这一天,“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的主题,再次成为永恒;我市不忘绿色初心、践行“两山”使命的新成就,再次令世界瞩目。
作为全国森林保护的一张品牌,“森保节”为我市森林保护事业添上厚重的一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回望来时路,一幅生态崛起的绿色画卷已然绘就。
规划植“绿” 彰显生态理念
建国初期,张家界满目苍痍,到处都是荒山秃岭和刀耕火种,是全省有名的荒山大户。建市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绿化发展理念,以工程造林为契机,向荒山秃岭要森林,向田边地角要绿色。
几十年如一日造林绿化,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观再现眼前。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7万多公顷、封山育林42.6万多公顷,义务植树1.72亿株,有林地从26.33万公顷增加到58.4万公顷,增长了2.2倍。全市森林覆盖率从40.80%增加到70.99%,在全省各州市中排名第一。张家界森林2013年获“中国最美森林”称号。2017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功。
“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全市林业人不懈的追求。近年来,我市加强城区绿化增速提质,实施城区周边景观林建设1973公顷,栽植樱花、紫薇、银杏、毛黄栌等绿化大苗15.1万余株,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84%。现在走进张家界,座座青山连绵,条条绿水涌流,满目苍翠,芬芳扑面,清新可人。
依法护“绿” 守住生态红线
在大力发展植树造林的同时,我市也致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做到“一手抓造林、一手抓保护”。
——森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天然林保护、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等工程,全市70.12%的森林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禁伐停伐面积达到有林地面积的87.32%,重点保护了533.65万亩生态公益林,对194万亩天然商品林实行商业性停伐。
——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到位。先后颁布实施《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张家界市野生植物保护名录》《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非法狩猎的通告》《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开展“猎狐”、“蓝剑”、“候鸟二号行动”等多次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森林火灾防控有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狠抓森林防火措施落实,全市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灾率始终控制在全省最低水平,并逐年下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明显。马尾松毛虫、松墨天牛等主要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治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由2001年的8.7‰下降到2018年的0.69‰。
旅游兴“绿” 加速产业惠民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森林旅游发展数据:近三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分别达316.7亿元、376.9亿元和392.8亿元,森林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289.9亿元、351.4亿元和366.5亿元。
建市以来,我市以中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引领,大力发展森林旅游。通过完善森林旅游设施、打造森林旅游品牌、丰富森林旅游内涵,全面推进全市森林旅游蓬勃发展。2016年我市被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2018年全市森林旅游产值达392.8亿元,来张旅游达8652万人次,成为全国森林旅游的示范窗口。
同时,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先后建成速生丰产用材林138万亩、特色经济林150万亩、花卉苗木2.5万亩,培育了26家省市林业龙头企业。在助推脱贫攻坚中,通过林业生态项目实施,全市56.66万农户共获得项目补偿资金33.48亿元;大力发展以林果、林油、林药为主的贫困家庭一亩园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据测算,生态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30%以上,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实现了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双赢。
心中播“绿” 树立生态文明
如今,出门见景、开窗见绿已成为老百姓们引以为傲的城市景象,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让他们切实享受到林业工作成果。
结合秀美村庄、森林乡村建设,我市通过20个乡镇40村绿化示范点的引导,建设了一大批生态环境优美的森林村镇,还建成了一批家庭林场、森林人家。
通过开展国家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创建,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野生动植物日”、“湿地日”、“爱鸟周”、市树市花评选、认种认养树木等系列活动,丰富了生态文化建设内涵,提升了广大市民和游人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知认同,激发了人们爱护森林、亲近自然、和谐共处的自觉意识,处处彰显了绿色发展理念。
全民参与共建义务植树基地数百个,面积上千公顷,全市有2233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借“森保节”举办之际先后有210个单位和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世界冠军唐九红、乐茂盛等名人在内的196名个人捐资认养了我市的古树名木,此举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植绿、护绿、爱绿意识深入人心。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创建森林城市、打造绿水青山和推进绿色发展的支持率、满意度分别达100%、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