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龙山县石牌镇城堡村秀梅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在合作社加工百合。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吴希 通讯员 甘秀珍
龙山县,山势蜿蜒,其形似龙。该县石牌镇城堡村,就在龙背上。
10月18日清晨,记者冒着细雨,盘着山路,走进“城堡”。
路两旁的房子,很漂亮。
“挣了钱,就盖洋楼!”同行司机说,房子主人大多是靠种百合发了财。
约莫40分钟,绕过如黛的青山群,就到了城堡村村部。驻村第一书记苏波在火炉边,正和村支书田斌聊着事。
“疫情对百合影响不小,一亩收入三四千元,比往年低不少,销售还难。”田斌有些发愁地抽着烟。
“今年都很难,县里也在积极想办法,大家还是要有信心,一定能渡过这个难关!”苏波一边安慰田斌,一边滑动着手机。
城堡村海拔700多米,1500多人的村子,耕地只有1400多亩,且零星分布在山间,全是梯田,得靠天吃饭。
10月14日,龙山县石牌镇城堡村秀梅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在合作社加工百合。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靠种粮,温饱难保。于是,这些年,村民们想尽办法,种贝母、种玄参、种白术、种黄柏、种杜仲……在保证口粮的同时,不断探索、尝试,最后种百合,脱颖而出。
“虽然如此,百合产业发展也很曲折。”田斌说,以前村民种百合,没技术,没规模,就连把鲜百合变成干百合,都得靠太阳晒,天气不好,容易坏掉。现在好了,从剥片到烘干,机械化一条龙,一个上午,几百斤鲜百合就能成干片,遇上买家,当场便能打包卖出。
以前,市场也不稳定,价格最低的时候,一公斤干百合才卖0.14元钱,还不如当时一个鸡蛋的价,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
2008年以后,村里成立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日趋成熟,百合成了“金元宝”,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乡。
“我就是那个时候回来的,行情好的时候,挖百合就像挖宝贝一样,挖出来就是钱。”田斌说。
田斌前些年在外面做生意,挣了钱回到家乡,发展百合产业,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然而,村里地少,他只好带着部分村民到湖北、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租地种百合,并开展百合加工。遇上收成好的年份,一亩百合能挣2万多元。土地承包多的人,一年能挣70多万元。
2017年,田斌放弃外地的百合产业,回到城堡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在村里小面积种植百合。由于有多年百合种植经验,他种植的百合收益比其他村民高很多,村民们纷纷向他讨教,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秘诀”与大家分享,村民们种植百合的积极性更高了。
“百合还救了我和我儿子!”前来村部办事的村民肖运维说。原来,肖运维以前在外面打工,2011年得了直肠癌,回家治病,10多万元积蓄花个精光,因病致贫。他儿子恰好处在叛逆期,急需家人管教。在政府帮助下,他操起旧业,在家种百合。9年过去,肖运维的病好了,儿子成了人民教师,家里日子红火起来。
10月14日,位于高山之巅的龙山县石牌镇城堡村,已成为州级“同心美丽乡村”。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2018年,城堡村整村脱贫出列。当年,“龙山百合”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如今,城堡村80%的土地种上了百合,年收入1200余万元,人均增收8000多元。
■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逮”来好日子
吴希
龙山人喜欢说“逮”,吃饭说成“逮饭”,喝酒讲成“逮酒”。
城堡村民的好日子也是靠“逮”。
城堡村民“逮”的是特色产业,是“一村一品”。
村里1500多人,种百合年收入1200多万元,人均8000多元。村民富了,村里风气也向上向好。种百合,给原来贫穷的山村带来了巨大变化。
从“一村多品”到“一村一品”,城堡村的村民通过长期探索,最终找到了能使自己富裕、乡村振兴的道路。百合产业在该村落地生根,带动全体村民过上好日子,在外人看起来是偶然,其实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必然,这个必然就是因地制宜。
做好“一村一品”,关键就是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因地制宜,产业才能得到很好发展。产业得到很好发展,产品才能产生集群效应,客商才会络绎不绝,收入才会稳定增加。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0月20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