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文 通讯员 赵舶帆
无数次与村民促膝长谈,让村民们认识了村里的“新面孔”;无数次深入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把群众的冷暖疾苦牢记心间……市林业局选派的驻村帮扶工作队,行走在苗湾村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送到基层,将各项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送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我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市林业局的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工作干得这么实,没想到苗湾村的变化这么大,没想到苗湾村的发展这么快!”永定区谢家垭乡苗湾村村支部原书记、老党员李凡说。
要知道,曾经的苗湾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滞后,2016年以前,苗湾村的6条村组道路,仅有2段4公里硬化,更别说产业……当地1000多名群众迫切期望得到改观。2016年,市林业局进驻苗湾村开展结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34名干部职工情系贫困群众,全力开展帮扶,使苗湾村面貌焕然一新。
筑“魂”:基础提升增自信
苗湾村是新合并村,由原董家山村和原苗湾村合并而成,全村平均海拔超过650米,属高寒山区村,为两山夹一峪地形,全村11个村民小组329户1129人,分散居住在董家山、蛇家山两座大山上。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2016年,市林业局进驻苗湾村开展结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而在此之前,市林业局进驻谢家垭乡昌溪村开展结对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当前,昌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17人中,有65户209人年前全部脱贫,剩余4户8人将在2020年前全部脱贫,全村已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刚开始告诉别人我到苗湾村驻村帮扶,被打趣说这是个‘好地方’。当初村里6条村组道路仅有2段4公里硬化,走访基本上靠走。我从村里烟草站到岩壁组村民家走访,走的快都要2个半小时,来回就是5个多小时。个把月才摸清村里的情况。”市林业局副调研员、苗湾村第一书记王虎章介绍:我们多次上门走访,与乡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多次座谈交流,精准制定该村的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同时,驻村帮扶工作队主动衔接,争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列入计划项目;多方努力,筹措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产业发展……现在,苗湾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6条村组公路全部硬化,仅2108年就硬化村组公路12.78公里,是永定区贫困村中公路建设任务最大的;安全饮水工程覆盖全村11个村民小组,主供水管长20多千米,是永定区贫困村中铺设供水管道最长的;新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办事大厅、图书室等服务平台设施;新建速生丰产杉木林基地200亩、优质红芯猕猴桃基地50亩,发展了大鲵、竹鼠、蛇等特色养殖。
固“本”:党建提升添活力
能否如期脱贫摘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是关键。驻村帮扶工作队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创新,突出抓好村党总支自身建设,严格制定并落实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系列制度规定,把夯实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源泉动力。
同时突出抓好“四培四带”,将贫困户培养成致富能手,将致富能手培训成后备干部……多措并举,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源泉动力,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双赢”,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符召海,苗湾村村主任,就是该村“将贫困户培养成致富能手,将致富能手培训成后备干部”之一。在之前,他也是一名贫困户,靠在外打工的收入养家糊口,困难的时候连小孩的奶粉钱都是借的。回村后,通过各方努力,他发展起了产业,建起了家庭农场,种了玉米、花生、杉木苗,养了猪、鸡以及蜜蜂等等,年收入近20万。不仅自己鼓了钱包,脱了贫,而且还让建档立卡户、非贫困户共30多人在农场务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吃水不忘挖井人,既然老百姓信任我,我就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干好,带动更多的人致富,过上好日子。”对于未来,符召海信心十足。
夯“基”:民生工程暖民心
“之前住的是木房子,都快倒了。遇上下雨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现在住上新房子后,放心多了,下雨打雷都不怕了!”今年65岁的贫困户秦国蝉搬进新家居住一个多月了,很是高兴。
2018年12月18日,当记者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行来到秦国蝉新家时,她正忙着简单的农活。秦国蝉因年老多病干不了重活,也没有能力修建新房。为此,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多次上门沟通,从邻近的沅古坪镇请来建筑施工队伍,帮助其建起了新居。
当驻村帮扶工作队一行人离开时,秦国蝉一直紧跟在后。她说:“你们就是我的亲人,舍不得你们走。连水都没喝一口……”简洁朴实的话语,是对驻村帮扶工作队最大的肯定。
据了解,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资金扶持、牵头代建、多方帮助、沟通动员、自力更生等多种形式推进危房改造工作,苗湾村之前居住在危房中的贫困户均已住上了新居。
现在,苗湾村党建强起来了,路、水、电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环境美起来了。夕阳余晕,被群山环绕的小山村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