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银行理财降门槛是机遇也是挑战

2019-05-16 16:16:10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鲁庸兴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去年9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我国银行理财新规正式落地。新规设定单只理财产品销售起点,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原来的5万元降低至1万元;单只私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不得宣传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银行应当在销售文件中约定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等。

    理财门槛由过去的5万大幅降低到1万,这对投资人和银行以及整个金融市场来说都是一个重磅消息。降低公募理财产品的价格,对银行来说,意味着可以回笼到更多的资金,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降低银行理财资金门槛,对拓宽老百姓的投资渠道,提升社会理财意识,引导人们远离非法集资都有帮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实现财富增值;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品种繁多,条款复杂,投资者一不留神,所投理财就变成了负累,有时也是一种风险挑战,正所谓“理财有风险,投资当谨慎”,如果大量投资人盲目进入理财市场,投资风险无疑也会显著增大。

    有些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往往会被宣传中较高的预期收益吸引。殊不知,预期收益并不代表实际收益。预期收益是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的估计收益,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市场波动等因素,行情不好就会导致实际收益比预期收益低。去年就有媒体报道,某银行的一款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为15%,可到期收益率仅为1.53%,两者相差13.47%。因此,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不要被预期收益蒙蔽,要清楚该款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大概是多少,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投资。

    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往往会有一个资金募集期,时间在两三天到半个月不等。而且募集期越长,实际收益率就会越低。这在一些短期理财产品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某一款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6%,时间为30天,募集期为5天,如果用户在募集期的第一天就购买该产品,那么最后的实际收益率为6%×30÷35=5.14%,明显低于6%的预期收益率。在募集期内,资金一般按照活期计算利息或者根本不计利息,这就会导致用户的收益被摊薄。所以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首先要看所投标的募集期,然后合理安排投资的日期。

    相信有很多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为了追求稳定、安全的投资收益。但如今在新政策下,银行理财已经“去刚兑”,也就是说,银行理财产品和其他理财一样,自负盈亏,不再稳赚不赔。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初,一位某国有银行的私银客户反映,七年前他在建行私银客户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PE型产品“航空产业基金(二期)”,当时银行承诺20%的收益,然而七年过去了,这款产品不仅没有拿到银行承诺的高收益,甚至连本金都没有完全收回来。

    从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出“风险与收益并存”绝不是一句空话。投资者一定要谨记,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搞清楚所购产品的风险大小,以及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得起由于风险带来的损失。

    所以,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对自己的金钱负责,认真、全面地了解自己所购买的理财产品,不要太急功近利。平时也要多学习一些理财知识,始终把资金安全放在首位,追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