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不少人已制定好新一年的财富计划。而作为百姓财富的守护者,金融管理部门也纷纷召开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如何判断今年的金融形势,监管又将从何处着手?这些可从“一行两会”的工作会议中找到答案。
把好货币供给闸门 精准灌溉实体经济
面对全球降息大潮,中国的货币政策显示出十足的定力。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召开的2020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明确表示,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需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科学稳健的逆周期调节,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
今年“一行两会”均把支持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尤其关注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金融机构从资金引导、机构考核评价、制度创新等多个方面入手,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央行提出,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和征信管理等政策工具,切实推动改进小微企业融资。银保监会则明确,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要再降0.5个百分点,贷款增速要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20%。证监会表示,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根据经济运行状况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但同时,要以中小金融机构为抓手,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以部分消除基层不敢贷、不愿贷的顾虑,“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改革举措相得益彰 充分释放改革动能
我国的金融改革开放正不断走向深化,去年我国金融领域集中宣布了30多条开放措施,银行业发布了40项规章制度,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变化……
专家表示,面对已经挥出的一系列改革“组合拳”,在今年落实改革举措的过程中,金融部门要更加注重协同发力,使各项改革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充分释放改革动能。
今年央行和银保监会都提出聚焦机构改革,并将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视为重点。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融资体系中的主导模式,中小银行改革对于提升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有着重要意义。
在资本市场的改革攻坚方面,证监会表示,将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稳步推进以信披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努力办好科创板,支持和鼓励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平稳推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推动新三板改革平稳落地……
专家表示,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根本上要靠改革,通过改革提供机制保障,以及动力支持。
不惧“黑天鹅”“灰犀牛” 坚决打赢防风险攻坚战
针对去年风险形势,金融部门作出了明确判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今年,金融部门提醒:风险形势依然复杂,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需要认真应对,妥善处理。
为完成既定任务,“一行两会”均明确制定了攻坚重点。央行和银保监会都提出,高风险机构处置、互联网金融存量风险化解、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是今年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点。
除此之外,银保监会还表示,要大力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防止死灰复燃;对违法违规搭建的金融集团,全力做好资产清理、追赃挽损、改革重组;做好银行保险机构压力测试,完善应对预案等。
证监会则提出,继续稳妥做好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行业机构及各类交易场所等重点风险的防控处置,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日前发表的新年致辞中写道:面对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黑天鹅”“灰犀牛”,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新华社记者 吴雨 张千千)(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