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透视银行“钱荒”疑云

2013-06-25 10:44:14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佚名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季节性流动资本需求吃紧 

        隔夜拆借利率的失控让更多的人开始好奇国内资本金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同业拆借利率的骤升背后存在众多原因,包括季节性流动资金需求(纳税、监管规定和理财产品的成熟)及供应面因素(打击虚报出口导致资本流入量大幅下滑以及银行流动资金的囤积)。”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 

        临近月末季末年中,存款准备金率的缴存、财政存款的上缴、企业分红以及银行年中考核等多种因素叠加,使得资金紧张程度加剧。 

        而评级机构惠誉国际近日发布的报告更是指出,随着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2450亿美元)理财产品在本月内陆续到期,在上周四创下新纪录的中国银行间拆借利率将会面对更大的上行压力。 

        “平均有20%到30%的存款被置入理财产品,特别是中等规模银行会随着流动性紧张的加剧陷入最大的困境。发行新的产品以及从银行间市场进行拆借是最常见的,为到期产品进行融资。”惠誉解释道。 

        不过,国内经济数据欠佳也进一步给资金市场释放了压力。今年1-4月,外汇占款新增1.5万亿元,而5月外汇占款大幅下降至669亿元;同时随着今年5月以来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与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相互接近,导致套取汇差的无风险套利空间缩减,加之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迹象明显,令5月中下旬资金开始撤离新兴市场,并在近期呈加剧态势。朱海斌认为,尽管经济数据欠佳且通胀压力有所减轻,但近期央行不会放松货币政策。 

        闹“钱荒”源于银行无节制扩张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说,6月1日生效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使热钱流入速度减缓。此外美联储缩减Q E的预期增加,也加大了热钱的逃离。而央行面对流动性趋紧并未轻易出手干预,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的紧张局面。 

        尽管如此,在经济学家们看来,银行业此次“钱荒”的更深层次原因,还是与中国银行业自身无节制扩张有关。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银行间市场出现的资金面极度紧张的状况,并不是因为当前货币政策将收紧,而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的集中爆发。她说,监管部门强化理财监管以及加大对跨境套利交易的监管,也导致各银行需要增加资金以满足合规要求。而部分银行对流动性盲目乐观,没有做好资金控制,贷款增加过猛。 

        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则表示,今年以来,随着杠杆率的不断放大,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超额备付金在逐渐下降,3月末超额备付金率从去年年底的3.51%降至2.58%,二季度,超储率继续下降,业内人士估计已经降到1.5%左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也因此大为下降。 

        张承惠指出,当前M 1、M 2以及社会融资总量增速较快,但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部分进入产能过剩行业,此外部分资金被用于早期的还本付息,资金大量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对银行业“钱荒”不必惊慌失措 

        在6月23日公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新闻稿中,央行提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央行表示,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二季度例会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央行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形势基本稳定,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央行表示,要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扎实地做好金融风险防范。 

        目前,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处在一个比较微妙的环境,一方面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不足;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和平台的信贷投放过猛,对流动性预期过度乐观,表外融资旺盛,货币空转现象严重。这甚至引发6·20资金“地震”,但央行仍坚持“不宽松、不放水”的立场。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资金面趋紧的状况仍会持续。而随着部分因素的继续叠加,月末资金面有可能还会紧于当前。与之相伴的是,股市、债市将会继续承压,中小企业在短期内融资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付出这些代价是值得的,对于目前市场所营造的资金紧张的氛围,也完全没有必要过分恐惧。首先,这场缺钱的危机看似凶猛,但仍在决策层和监管层的掌控之中。其次,这场博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商业银行去真正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如此看来,商业银行加快修正资金错配的力度和步伐,才是竞争突围的最好和唯一选择。(张家界日报—张家界新闻网整理)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