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实现房屋回归居住属性的一个长期解决路径,包括公租房在内的保障性住房数量的增加,将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改善供需矛盾。事实上,为加大保障房建设,督促地方政府贯彻落实政策,鼓励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政府出台了一些涉及土地、融资、税费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出台及时、力度不断加大、措施更加具体,对我国的保障房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保障房在法律、制度和政策上还需要完善。
中国指数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报告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保障房建设缺乏法律保障。我国还没有实施住房保障法,各个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房没有法律约束,再加上行政考核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进行保障房建设的动力不足。
其次,保障房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保障房建设没有明确的成熟模式,缺乏制度设计,保障房的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涉及这方面的政策内容很少,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金融机构等相关机构的探索积极性不高。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保障性住房的质量监管在一些地方仍然有不少漏洞,监管工作艰巨而迫切。各地在保障质量的方面一定要制订好有关政策、明确监管部门和相关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
提升 问责制尚未发挥明显作用
“新国五条”出台时规定,要严格施行问责制,对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相关负责人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这曾经被认为是“新国五条”中最严厉的一条。但令外界疑惑的是,并没有看到因为房价高涨而被问责的官员。有业内人士坦言,欲通过问责制度落实调控政策直到房价下行仍有难度。
今年7、8月份,二三线城市因为房价上涨过快催生新一轮“二三线限购令”。住建部曾将部分二三线城市列入限购名单,并有意约谈这些城市的负责人。但该名单随后被住建部证实“不再出台”。
高策地产顾问董事长李国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控政策落实过程中,问责机制起到了一些作用,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基本得到了抑制。但是总体而言,问责的作用仍然有限。
李国平认为,除了没有明确标准和目标,问责制本身也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各地的市场情况不尽相同且相对复杂,所以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和目标出台。到了落实层面,地方政府就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从近期一些二三线城市在执行新一轮限购政策上的抵触情绪和博弈态度,可以看出问责制度的无奈和无力。”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