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看,进入四季度后,国内消费市场将迎来连续两个季度的相对旺季,国庆节、圣诞节、元旦节、春节也将接踵而至。届时,节假日所带来的消费需求释放值得期待。
樊慧远表示,零售行业此前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CPI 持续高位运行,消费者因为生活成本增加而缩减可选消费品消费量的预期一直挥之不去;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投资者担忧网购平台会侵蚀传统实体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预付卡新政的推出可能对消费单价较高的百货门店产生一些实质性影响;租金和人力成本的快速增长,也给零售企业盈利能力带来挑战。
截至目前,从相对估值角度看,零售行业的 TTM 估值为 27.77倍,而全部A 股的TTM估值仅为 14.01 倍。零售行业相对全部 A 股的估值溢价率为98%,高于历史平均 71%的水平。因此,横向比较的话,零售行业并不算被低估,还是享有了经济转型大环境带来的消费类板块溢价。
“对零售业来讲已经没有什么更差的了,而所有不好的预期也都已被市场反映。虽然短期缺少催化剂,但长期看,无论是相对收益还是绝对收益,商业都是有投资价值的。”长城证券研究员姚雯琦认为。
从历史上看,商业股估值探底曾有二次,分别是2005年6月和2008年10月。其中,2005年6月的估值探底是全市场价值理性回归以及2002 年、2003年累积的经营风险集中爆发的结果。当时,行业估值探底到滚动PE25倍。
而2008年主要是受累经济不景气影响消费需求,对商业产生实质性冲击,具体表现为GDP下滑,消费信心萎靡,食品和服装收入增速下降,重点百货企业、超市企业收入增速下降,行业净利润下降,甚而在3个季度后出现负增长,行业估值下探到19倍的滚动PE,15倍的动态PE。“不过,本轮经济下行并不同于2008 年的经济危机,对消费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就业形势良好,预期稳定,消费需求稳定。”姚雯琦强调。
截至目前,影响消费需求的中长期因素并没有改变,行业增长无忧。其理由在于,一是中国已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短缺将是常态,劳动力成本上涨也即意味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二是2008年经济危机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成为劳动力就业的稳定器,不仅稳定了本地区的就业,也稳定了东部地区的就业预期。收入上涨、收入预期稳定,消费需求根基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