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26日交易结束,科创板顺利度过首个交易周。
开市首周科创板总体交易活跃,“热度”十足。包括交易机制在内,一系列创新制度也经受了市场的“初检”。
开市首周“热度”十足 将逐步回归价值投资范畴
经过259天的筹备之后,科创板于7月22日启动正式交易。开市首日,首批25只股票实现近140%的平均涨幅,24只个股换手率超七成。当日科创板合计成交达485亿元,投资者对于科技创新以及科创板这一新生事物的热情可见一斑。
此后的四个交易日,科创板较开市首日略有“降温”,但仍保持着相当的“热度”,日成交金额均超过或接近200亿元。
截至26日收盘,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分别实现67.88%至349.73%的累计涨幅。
从29日开始,首批科创板新股将告别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状态,单日涨跌幅限制为20%。业界普遍认为,进入常规交易阶段后,科创板个股股价振幅将收窄,换手率大幅下降,成交量也可能相应萎缩。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表示,科创板起步之初交易平稳,为后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基于不同的基本面和发展空间,未来科创板个股表现将会分化并逐渐回归价值投资范畴,科创板市场也将迈入理性投资轨道。
创新交易机制接受“初检” 提速“价格发现”过程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科创板的制度创新贯穿从发行到退市的“全生命周期”。开市首周,有别于存量市场的交易机制接受了市场的“初检”。
按照交易规则,科创板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上交所市场监察二部负责人曾刚表示,这一设计旨在令新股尽快达到均衡价格,从而提升定价效率。
“前5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通过充分换手大大缩短了寻找均衡价格的过程。”原知名投行人士王骥跃评价认为,从提速“价格发现”角度观察,科创板开市后的表现符合市场预期,也在政策设计的预期框架内。
不过对于全新的交易机制,市场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业界人士表示,投资者面对科创板交易机制需要“适应期”,而机制本身也存在继续完善的空间。
超配受罚、审核终止 多个事件透露“从严”信号
除了“热度”,科创板开市首周发生的多个新闻事件,同样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中国证券业协会宣布,因在科创板新股发行中违规超规模申购,29家私募机构的139个产品被列入限制名单。
王骥跃认为,私募超配是在科创板首批公司集中上市背景下出现的偶发事件,监管及时出手,很好地向市场传递了科创板对违规行为“零容忍”的信号。
此外,7月24日晚间诺康达在科创板发行审核系统中的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成为继木瓜移动、和舰芯片之后,第三家在科创板发行审核过程中退出的公司。
公告信息显示,上交所在诺康达首轮问询中,针对股权结构、核心技术、业务、公司治理与独立性等提出了48个问题。诺康达仅对首轮问询作出了回复,迟迟未能交出二轮问询的“答卷”,此后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诺康达方面表示,因“害怕”上交所针对保荐机构的现场督察对公司产生影响,为了长远发展因而选择主动撤单。不过,市场对其涉嫌造假的质疑并未随之散去。
“目前各方正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后续,特别是监管部门是否会对诺康达进行处罚。”王骥跃说,对试图“浑水摸鱼”者严惩不贷,方能保证科创板的健康发展。
在诸多业界人士看来,严把上市公司审核关,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是保证科创板整体质量和发展、保证注册制改革成功的关键。首个交易周出现的这些事件,恰恰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科创板监管“从严”的主导思路。(新华社记者 潘清 许晟)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