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的大姐
云 海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大姐步履蹒跚,汗水湿透了衣背,有几次差点摔倒,仍坚持要爬上这个位于桑植县八大公山庄耳坪战斗烈士纪念碑左边的山头。哪怕手脚并用,七十多岁的大姐没有丝毫犹豫,这个藏在心中几十年的山头啊,是她必须要了却的夙愿。她想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她要亲身闻一闻,亲自听一听,她要用心去掂量“一碗大米饭有多重?”,用心去感受那种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精神……
九十年前,这是一个制高点,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战场,这是洒热血抛头颅的英雄之地。直至今天,这里还发现了不少子弹壳。见到眼前这个痕迹明显的红军战壕,大姐身体颤抖,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几乎同时,双腿已跪下,身体伏地,虔诚地磕头,口中念着:“爷爷,我来看您了,我来看你们了……”在爷爷牺牲的地方说完这句梦中已说过千百遍的话,大姐泣不成声!山岗上清风拂过,树木列队,人人肃立。这一刻,大姐一定看到了从没谋面的爷爷,一定看到了面色坚毅的红军战士;这一刻,大姐一定触摸到了地下浸染的鲜血,感受到了那生死攸关、生死离别;这一刻,大姐一定闻到了硝烟弥漫,枪炮出膛的火药味,一定听到了“同志们,为了下一代能吃上大米饭,冲啊!”那个穿透时空、至今萦绕耳畔的声音……
1929年10月,贺龙领导的红四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在桑植周旋,因追赶叛军耽误,困于八大公山庄耳坪、内半坡一带。国民党军占据了八大公山大槽岭,布重兵在土地垭封锁了红四军北上的通道。大槽岭是庄耳坪、内半坡的交界地段,纵横三四十里,是由湘入鄂的必经之道。关键时刻,贺龙下令:“桂如,带着一团跟我来,全力抢占大槽岭,抢下这条通道,让部队突围出去!”激战一小时,占领土地垭,但土地垭周围大小山梁的敌军又围了过来。为摆脱险境,贺桂如、陈宗瑜率领第一团、第四团,接连发起冲锋,贺桂如率部冲到接家台时,密集的机关枪扫射而来,30多个战士相继倒下。千钧一发之际,贺桂如高呼:“同志们,为了让下一代能吃上大米饭,冲啊!”他奋力跃上距敌仅10米的土台,扔出手榴弹炸毁了正面的机枪点,侧面枪声响起,贺桂如中弹7处,血流全身,壮烈牺牲。同时倒在阵地上的还有四团团长陈宗瑜。红四军奋战9个多小时,伤亡400多人,方突出重围。贺龙悲痛万分,撰挽联:丹心昭日月,忠魂一缕萦萦依故士;英名垂千古,正气无量浩浩满中华。贺桂如在堂叔贺龙的带领下投身革命,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桑植起义,任红四军第一团团长,为创建红四军和开辟湘鄂边根据地作出卓越贡献,牺牲时年仅31岁。
红军曾经的战斗地,已修了纪念碑;烈士的牺牲处,有祭拜的印记;红军喝过的水,叫作“红军泉”;红军走过的路,唤作“红军路”……红军的后代哟,心里很欣慰。一路上,乡亲们跟着大姐,围着大姐,像是见到了当年的红军。挨个拉着大姐的手,问个不停,说过不停,争着讲大姐爷爷的故事,争着讲红军的故事,争着讲现在生活的情况,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情不自禁唱起了贺龙和红军的老歌,唱着唱着,就像又回到了那段不能忘怀的岁月……
大姐名叫贺邦靖,是贺桂如烈士的孙女,在她的心中,有一个深藏了几十年的心愿:“到爷爷牺牲的地方去,到这个一直梦萦魂牵的地方去,去感受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爷爷和他的战友们慷慨赴死?而且是那样的义无反顾!”2019年这个火热的六月,她来了,来到了桑植,来到了八大公山,来到了庄耳坪这个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山头。她似乎闻到了爷爷的味道,仿佛听到了爷爷的声音,好像看到了爷爷带着战士们怒吼着冲锋的身影……她的眼睛湿润了,激动的心情逐渐平静,似乎明白了当时还年轻的爷爷和他同样年轻的战友们的选择,她释然了。
大姐不喜欢别人称“官衔”,在桑植老家,就更不愿意了。在任期间,她工作忙,往往是就着机会和贺龙元帅的几个女儿一起回桑植,她们从小一起长大,年龄相差无几,家乡的人经常会弄错辈分,于是就有了各种称呼,彼此却都不说破。还是大姐快人快语:以后统一一下,莫弄混了,辈分大的叫姑姑,辈分小的叫大姐。自此以后,有了捷生姑姑、晓明姑姑、黎明姑姑,而她自己,大家都叫邦靖大姐。时间长了,只要是桑植人或者是只要人在桑植,无论是年纪小的还是年纪大的,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先来的还是后到的,都左一个“邦靖大姐”,右一个“邦靖大姐”,叫得自然、叫得顺口,她听见了不论是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哎哎”的大声应着,亲热的就像是隔壁的邻家大姐。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邦靖大姐的故事,而真正结识大姐,却是调到桑植工作以后。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审批立项建设的事,我们四处碰壁,几乎无计可施,就想到去北京找邦靖大姐帮忙。大姐的秘书很快回信:部长欢迎家乡人来北京,部长也交代“涉及家庭纠纷的事不讲,个人的私事不讲,职务升迁的事不讲”。部长就是邦靖大姐,在北京热情接待了我们(黄卫红、皮运舰、幸电安等),我们自然遵守了大姐的规定,也十分彻底地汇报了建设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大姐说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是正确的,有困难我们一起努力。
大姐坚守着她的原则,从来没听说过她给亲戚帮过什么忙。她总是公私分明,该帮助的雷厉风行,不该帮助的绝不出面。虽有颇多曲折,纪念馆还是如期建成,过程中少不了麻烦大姐,我们因此熟络起来。生活中的大姐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肃,退休的日子被她过得有滋有味。高兴起来,她会讲年轻时的趣事,有时借机讲清一个道理,有时纯粹开心,自己也边讲边笑;兴趣来了,她还会哼唱民歌,《六口茶》就唱得有模有样;退休后的大姐爱上了画画,构思过一幅“魂系家乡,初心永在”的山水画,以家乡红色土地、绿色家园为背景创作,要我提意见,并问我定稿画好后捐给贺龙纪念馆好不好?我自然很是乐意。建党百年,七一前夕,大姐发来几张佩戴徽章、手捧鲜花的照片,大姐穿着蓝色的职业套装,由内到外都感受得到那种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大姐穿着蓝色的职业套装,站着的时候站得笔挺、坐着的时候坐得端正,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今天部党组给我们几个在家离退休老部长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们都很兴奋!”话里话外,大姐满是自信,满是自豪!
大姐就这样时时鼓励着我,激励着我。看到县里取得一点成绩,大姐说“这些年你干得好,大姐为你点赞”;看到我写的《感恩桑植》,大姐说“你的这篇文章我今天在朋友圈读到,很感动!我作为桑植人,为有你这样始终坚持践行我党为人民服务初心的青年领导干部而自豪!谢谢你的努力和奉献!”我要离开桑植了,大姐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大姐因你而骄傲!”大姐无时不在的关心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也不能有丝毫懈怠,更不能辜负了桑植这片红色土地,绿色家园!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大姐始终惦记着家乡。以前忙着工作,总是相约而不能成行,这次四姐妹能结伴回到出生的小村庄,大姐特别满意,像一个小孩子,眼中充满了期待,如同小时候期待着能进一趟城,有机会踏踏实实、开开心心地在城里逛一逛。她来到南岔小学,戴上小朋友系的红领巾;她沿着村里道路,挨家挨户聊天问好;她走下南岔渡口,在台阶上坐一坐,用手把澧水浇一浇;她来到河对岸的洪家关,在贺龙电站前拉着几姊妹拍照,在渔庄回望南岔,讲南岔古渡的故事,正是南岔渡船,在猛涨的河水中艰难向前,才把生病的人送到医院……这一路,挤满了人,挤满了乡亲,大姐忙着拉手,忙着打招呼,不自觉地就冒出了桑植话,人群中不时有人说:她听的懂,她讲的好桑植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不知此时的大姐是否想起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大姐回去后,给我发来微信,并提醒:注意服装哟!照片上四姊妹整齐站立在海边,穿着统一的白色上衣,这是只有大姐才能设计出来的卫衣,衣服的正面是贺龙元帅的头像,衣服背面印着的八个大字,源自贺龙元帅的令字旗:只准前进,不准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