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项重大举措。
2018年8月以来,湖南全面实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目前共有22个县(市、区)被列为全国试点。随着试点工作的持续推进,一大批文明实践工作品牌在城乡基层建立起来,在全省上下掀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热潮。
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对湖南22个试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推介。今天的第三站,我们就到韶山去看看。
“今天大家来到这里,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次初心之旅,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韶山的红色故事……”
今年夏天,去过韶山的朋友,对于这位客串导游应该不会陌生,这位老人谙熟党的历史,宣讲不打底稿,信手拈来,既有理论高度,又十分接地气。他名叫毛雨时,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前韶山村党委第一书记。如今退居二线,他就穿上了“党员志愿者”的红马甲,当起了“红色宣讲员”。
红色故事承载着厚重的革命文化,凝结着不朽的革命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红色基因,恰好是韶山得天独厚的精神财富,也是不可比拟的城市气质。毛雨时所在的“映山红”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每逢周末或重大节日,就走进景区,当起“红色宣讲员”,将伟人故里的红色故事讲述给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带着这份红色精神奋勇向前,用实际行动擦亮“伟人故里”的金字招牌。让游客的文明实践,润物细无声的在旅途的红色洗礼中进行着。
如今的韶山以红色文化凝聚起了这座城市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铸造韶山文明实践之魂,让领袖故里散发出别样的文化魅力。
在今年国庆黄金周,韶山各景点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为了让游客感受到韶山互助、友爱的文明风尚,在当地景区和城区重要路段,由当地机关干部、团员青年、社区居民组成的5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不停歇的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韶山志愿者们说,让来韶游客满意,让他们能更直接、详细地了解到韶山人民的热情,也是作为主席家乡人应尽的责任。韶山乡党员黄尚锋就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反正我们每年也都是这么做的。”
不仅仅是面对游客的志愿服务岗,在韶山城乡,在大街小巷,小区门口,十字路口,可以临时休息、饮水,给手机充电,借伞的21处“爱心驿站”,是韶山本地市民感受文明实践的温暖去处。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便民大堂”阵地也在韶山遍地开花。
在韶山市火车站社区日月新村小区门口一侧有一间社区清吧,这是湖南好人庞红亮为老人免费理发的“临时理发店”。在他的感染下,先后有17名理发店老板加入了义剪志愿服务队,“临时理发店”也由1个发展到4个。小小便民阵地,串起浓浓邻里情。湖南好人庞红亮表示:“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我觉得一直这么做下去我是非常开心的。”
室外,流动的“文明实践”润物无声,室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思想学堂”里,也定期开展讲习活动,成为传播思想的“主阵地”。
每逢周末,清溪镇火车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十分热闹,由“五老人员”、老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组成的宣讲队伍都会在这里开展的“微宣讲”。从脱贫攻坚到美丽屋场,从植树添绿到垃圾分类,从平安创建到乡风文明,大家用“家乡话”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群众语言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溪镇党委委员刘沙也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常态化的理论宣讲,是贯穿全年的。”
清溪镇作为湘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创建示范点,为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还把思想学堂延伸到屋场,采用理论+文艺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火车站社区的“社区文化艺术节”里,红色文化、移风易俗、垃圾分类等理论政策宣讲内容就融入了快板、舞蹈、顺口溜里,让村民坐得住、愿意听、记得住!清溪镇党委委员刘沙就介绍说:“我们现在采取最多的就是,把理论+文艺有效的结合,推动我们的屋场会、微宣讲成为增进党群干群的共识、凝聚民心的重要平台。”
如今的韶山,在薪火相传的红色精神指引下,文明之花处处绚丽绽放。根据统计,韶山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注册志愿者已达1.89万人,组建了4个文明实践所、38个文明实践站、6支市级志愿服务分队,一颗颗火热的爱心汇聚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力量。同时,近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宣讲骨干到各村开展微宣讲220多场次,直接受众1.1万多人,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正逐步打通着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 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为社会送来习习新风 我们常说 好东西要大家一起来分享,来学习 接下来我们就有请今天的宣传员 韶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刘理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下一站 我们将去到瓷都醴陵 看新时代文明实践如何在醴陵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