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国际 > 国内

传复旦投毒案嫌犯本欲毒害另一室友 官方未证实

2013-04-17 08:55:32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伟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复旦大学官方微博昨日下午披露,疑似被室友投毒的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16日下午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遗体已被送往殡仪馆。目前,涉嫌投毒杀害室友的犯罪嫌疑人林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嫌疑人锁定室友已被依法刑拘

    昨日下午3时29分,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信息:“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通报,我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23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家长失去爱子,学校失去宝贵学生,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

    黄洋去世之前曾经过近半个月抢救,至离世时早已失去意识。南都记者从中山医院一名手术室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昨日一早,黄洋的父亲就进入外科监护室陪伴深度昏迷的儿子,之后几名家属也来到监护室陪伴。不幸的是,黄洋还是于下午3时许停止了呼吸。

    上海警方16日向南都记者确认,涉嫌投毒杀害室友的犯罪嫌疑人林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据新华社中国网事报道,黄洋中毒后的开始几天,由于无法判断毒素,治疗不起作用。直至第9天,其师兄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案情才获得重大进展。警方依此很快查到犯罪嫌疑人、黄洋的室友林某。据悉,林某本科在中山大学就读。

    感觉味不对被害者清洗饮水机

    据悉,黄洋在4月1日出现呕吐、发烧症状。4月2日发现急性肝损伤。黄洋的父亲表示,他是4月3日得到消息后来到上海,但看到的却是儿子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到4月5日左右,还流着鼻血,再往后就是昏迷状态了。

    黄洋父亲表示,到学校后因没有住处,还曾在儿子寝室住过一晚,并和儿子寝室的两个同学见过面,见过投毒嫌疑人,未发现异常,第二天才在中山医院附近找到地方住下。黄洋父亲介绍,儿子在寝室喝饮水机里的水时,曾感觉味道不对,还把机器里的水倒掉,清洗了机器和水桶。他的师兄说,黄洋怕室友喝了这些水不好。

    黄洋父母表示,对儿子病情的了解主要来自校方。昨日,黄父痛哭流涕,大呼“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校方则表示,黄洋住院期间,医院组织全力抢救、多次会诊,为挽救其生命尽了最大努力。

    4月1日

    复旦大学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黄洋身体不适,当晚被送至该校附属中山医院就诊。入院后黄洋病情加重,先后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状,次日出现急性肝损伤。其父亲得到消息后赶到上海。

    4月5日

    自称是黄洋好友的@ H illary当天去看望黄洋,事后在微博称“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来,全身很肿,管子里呼出的都是血泡”。据黄洋父亲称,此后黄洋陷入昏迷状态。

    据@东方早报,犯罪嫌疑人林某同日在个人微博中谈及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并称“带种的就来真的”,“出来混,就不要怕死”。

    4月9日

    据@新华社中国网事,黄洋的师兄当天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此前医院组织多次全市专家会诊,均未发现病因。

    4月11日

    上海警方通报,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次日,警方基本认定黄洋室友林某存在嫌疑。

    4月15日

    当晚10时许,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黄洋中毒的消息,引发极大关注。

    4月16日

    当天下午3时23分,黄洋抢救无效去世。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表示沉痛哀悼。

    复旦一教授: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昨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常务副主任吴根诚教授在复旦13号实验室7楼的公告栏中,张贴一张醒目的A 4白纸,上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引得不少路过学生唏嘘不已。《东方早报》

    所投何毒?

    N-二甲基亚硝胺的嫌疑较大,校方称不可能来自实验室

    林某在饮水机里投放的是何种毒物?据@东方早报官方微博昨晚称,导致复旦研究生黄洋中毒的物质初步确定为“N -二甲基亚硝胺”。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也有怀疑是“四氧嘧啶”。

    同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杨勇分析,上述两种药物确属医用药物。但就一般情况而言,用这两种药品“投毒致死”的可能性都不大。N -二甲基亚硝胺确实是一种毒性比较强的药物。但它有很强的气味,性质不稳定。另外,由于它毒性强,无私人销售渠道。在实验室里,使用这类剧毒药物需要提前报备,使用后的残留物必须由校方统一销毁。

    林某是否可能从实验室取得药物?杨勇分析,如果他用的是“N -二甲基亚硝胺”,则不太可能来自实验室。因为在试验中,该药物的浓度很小,0 .0001摩尔/升,配置时的用量大约0 .1克左右。而这类物质如要对人构成生命威胁,至少要5克左右。

    目前,复旦大学校方和警方都未披露投毒的化学药物名称。复旦校方称,实验室对剧毒药物有管理规定,林某不可能从实验室途径获取投毒药物。网上诸多关于药品来源渠道的说法均为不实传言,部分媒体此前的报道也有失实。记者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采访了几位医科专业学生。一位医学院学生称,实验室对剧毒药物申请确实有严格规定,每次需要提前填写表格,请教授或主任签字,申明领用试剂的用途,但不排除,拿取微量试剂的可能。

    至于“四氧嘧啶”,杨勇分析,这种药物毒性甚微,远不及氰化物。

    目前,上述猜测均未获得公安机关的证实,调查仍在进行中。

    所为何仇?

    校内传嫌疑人本欲毒害另一室友,但该说法未获官方证实

    投毒原因是什么?众说纷纭。针对“感情纠纷”、“室友不和”以及“挤占他人名额”等猜测,黄洋父亲表示,黄洋没有女朋友,在同学中的印象也很好,博士资格也是自己考出来的。多位同学表示,黄洋是一个非常有想法、为人和善、成绩优秀的人,几乎从不说别人坏话,难以想象他会与人结怨。

    黄洋不久前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考博成绩位于耳鼻喉科第一名。有猜测称,林某正是因此妒忌黄某而起意投毒。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透露,黄洋与嫌疑人林某并非同专业,不存在竞争关系,此种猜测只是坊间传言,并非事实。

    昨日,来自复旦大学内部的另一种说法认为,犯罪嫌疑人林某下毒的对象疑是同寝室另一名室友,黄洋系“误饮中毒”。据了解,林某与该室友专业相同,同属肝胆科。但该说法未获学校官方证实。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