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新闻网10月23日讯(记者 郭文) 10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3场,展现全市水利工作取得的成就。
杨明 摄
发布会上,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圣虎作成就发布。湖南日报社张家界分社、红网张家界站、张家界日报社等10多家省、市相关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市水利局及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还分别就防汛抗旱体制改革、农村安全饮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突出打造生态、民生、安全、法治“四大水利”,实现了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大发展,书写了一篇篇浓墨重彩的水利华章。
水利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共建成大中小各型水库264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29座;兴建农村小水电站132座、泵站118座;大举兴修塘坝13569处,约占全市各类蓄水工程蓄水量的20%,抗旱能力提高了10余天。建成大型灌区1处,中型灌区14处,小型灌区749处,兴修“五小”水利工程5.4万余处,极大疏通了农田灌溉“毛细血管”,形成了以塘坝为基础,大中型水库为骨干,机电排灌为补充,蓄、引、提结合的新型灌溉体系,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1.277万亩,农田有效灌溉率提升到了54.2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5平方公里,修建堤防工程236处245.3公里,筑牢了防汛抗洪钢铁长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加高加厚城市防洪堤57.1公里,其中市区澧水风貌带建设投入资金6亿元,加高加固澧水堤防23公里,达到五十年一遇设防标准;3个县级城市通过城市风光带建设投入资金3.29亿元,修建城市防洪堤防34.1公里,基本达到20年一遇设防标准。建成日供水规模20吨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3924处,兴建千吨万人工程30处,全市100%乡镇集镇通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63.9%达到79.59%,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从66.1%达到81%,97.34万农村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安全水”。
防汛抗旱措施得力。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明确各级防汛抗旱责任人,落实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镇和险工险段、乡镇领导包水库堤段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实现防汛抗旱责任从市到县、从县到乡、从乡到村、从村到组、由面到点的全覆盖。此外,建立健全了预防体系。建成4县(区)山洪灾害防御系统、市级防汛指挥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异地视频的互联互通。开发防汛会商实时监控软件,实现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信息的互通共用。
水域环境水清岸绿。绿色是张家界的底色,生态是张家界的财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抢抓水生态建设的“绿色机遇”,高举水生态文明建设旗帜,积极开展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等工作,对水土流失区域开展综合治理,对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电站项目进行整治,实施碧水蓝天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格水资源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就。2017年,澧水河荣获第二批“中国好水”称号。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从310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比为32.5%)减少到2165平方公里(占比为22.7%)。目前,张家界市水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地表水水质达标率、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载春华秋实。全市水利工作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紧扣“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以打造“四大水利”为目标,抓机遇、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以新姿态、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