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报业

柳斌杰:报纸是永不褪色的新闻主阵地

2014-12-03 10:19:43  来源:新华网  作者:柳斌杰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作者:柳斌杰


        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党中央作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对这种大势和方向,如何加快推动融合发展,实现向新型主流媒体的转型成为传统主流媒体的重要课题。


      11月27日,初冬微凉的济南迎来了一场异常热烈的研讨。在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大众报业集团承办的首届中国报业集团高层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20多家报业集团的主要负责人,以“加快媒体转型,推动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壮大主流舆论、深化改革、产业发展、媒体融合等话题,交流探索经验、碰撞思想火花。


      本期特刊聚焦此次座谈会的精彩观点,汇经验、静思考、深探索,以期提振媒体从业者信心,为处于巨变之中的报业集团提供转型升级的思路。


      推动融合发展要在思想上做到“六个一”


      一种观念:一体化发展。


      一种思维:互联网思维。


      一种意识:开放合作意识。


      一种精神:改革攻坚。


      一个核心:内容建设。


      一个目标:打造新型媒体集团。


      首届中国报业集团高层座谈会的主题是“加快媒体转型,推动融合发展”,我认为,这一主题非常鲜明,抓住了当前报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为加快媒体转型,这是形势使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有媒体都要经历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报纸尤其要经历生存竞争的考验;推动融合发展,这是多媒体条件下的唯一选择,也是主流媒体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围绕这一主题下面谈3点意见,实际是回答3个问题:一是报纸还能活多久?二是多媒体条件下报纸怎么活?三是出路在哪里?


      党报永远是引领时代潮流的旗帜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互联网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基于互联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已经或将要改变一切,打破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一切秩序,并开辟新的前进道路,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形势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就出现了“报纸危机”“报纸终结论”“报纸冰河期”“报业的生死拐点”等唱衰报纸的论点。


      这就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的报纸到底还能活多久?我的回答是:中国的报纸是永不消失的文化风景线,是永不褪色的新闻主阵地,她永远要活下去!我的理由有5点。


      第一,历史证明,传播形式可以并存,不可以代替。从人类传播史来看,近距离语言传播是第一个形态,尽管出现了很多传播形式,这一点仍然是最实用的。印刷技术使媒体创造了远程传播的奇迹,但并未代替语言传播。光电技术产生了照相、电报、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形式,丰富了传播的渠道和平台,但并未取代语言和印刷媒体的传播方式,反而促进了印刷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丰富发展了人类的传播形式,但并不能取代其他的传播形式,不能取代报业的特殊传播作用。


      第二,技术判断,各自的优势可以互补。显而易见,互联网有互联互通、海量信息、自由表达、即时更新、跨境传播的优势。而报纸也有无需装备、携带方便、有光即读、环保节能、信息精选、资源可靠的优势。报纸有大量的采访、信息加工程序,记者采访、编辑把关、领导审核。与互联网相比,报纸安全可靠、信息寿命长、内容丰富,特别是思想文化方面的优势,是互联网代替不了的。


      第三,信息资源,来源不同而可靠度有差异。报社是有严格资质要求的法定机构,它有大批记者实地采访,从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中选取最具有价值的信息,通过选择、加工、审核、发布,成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可靠性高。而互联网上是社交性的信息,随意发布或任意抓取,没有采访加工、审核的程序保障,可信度差。国外没有人承认互联网是公共媒体,而只限定在社交范围。


      第四,社会评价,报纸的公信力在所有媒体中是最高的,中外调查都是这样的,白纸黑字,书证如山,可以作为政令、司法、学术引用的依据。而互联网则随机变动、飘忽即逝、莫衷一是,难以为据,在公众心目中缺乏公信力。对于重大事情,即使上了网络、听了广播、看了电视,人们依然要读报纸加以核对和证实。这种公信力是其他传播载体不可替代的。


      第五,特殊地位,这是最主要的一条。办报纸理所当然有政治、经济、学术方面的条件和优势,但支持报纸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党报在党的全部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可以说,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都是从办报办刊开始自己的革命事业的,共产党就是从办报办刊起家的,这个动员群众、宣传革命的法宝是永远不会丢掉的。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报工作,重视党报的发展,重视党报作用的发挥,以党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战线的主流阵地,也是全国新闻媒体的主力军之一,更是我国报业中的骨干和主体。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方面,党报有着不可替代的公信力、影响力,每到关键时刻,党报在舆论引导中都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担负着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及历史使命。我们党报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认真担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使党报在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中永远发挥旗帜的作用。


      科学应对报业集团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互联互通、传输快捷、信息海量、覆盖广泛、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深刻改变和影响着传统媒体,报业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思维方式落后。科学技术改变了信息和文化传播的方式,人们学会了运用新技术、新工具、新媒体为自己增加知识才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在这种条件下,报业身处在两难境地:要改革没思路,不改革没出路;守阵地难竞争,想搞活难放手。这里的关键是解放思想的问题,而解放思想的核心是转变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有法治思维、互联网思维,媒体要用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中国新形象、好声音。而我们报业的思维、观念还达不到这个要求。一是不能用法治思维判断媒体运行的底线,解决不好正面宣传与批评、监督的关系,要么是莺歌燕舞,没有危机意识;要么是一片黑暗,不见光明。而正确的批评、开展严肃的批评,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新常态,我们却用不好。二是不敢运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打破了传统思维的定式,更加符合唯物辩证法、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报纸虽然不能像互联网、新媒体那样海量传播,还要坚守主流阵地,但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把报纸办得更加开放、透明、宽松、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二,市场滑坡和经营压力。去年,全国报业出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都出现不同程度滑坡,分别降低14.6%与6.9%,有15家营业利润出现亏损,较2012年增加3家。今年,报业的整体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作为报业收入的支柱,报纸广告今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了16%。我要说的是,传统报业营收萎缩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全球性的。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困境,并且这种趋势还会继续,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就中国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现在的方向也是明确的。我们不是欧美国家的私人报业,我们的报纸是党的事业,是国家资本支持的,只有搞活的问题,没有搞垮的风险。这个办法就是3条:一是向改革要动力,报业改革,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到位。前一阶段,要求报业改革的几条,有些地方还没有落实。二是向创新要能力,提高传播能力。三是向管理要效益,报业管理水平不高,是普遍现象,前列的报业集团在管理上上了一个台阶,把所有资源管理好调动起来发展好报业集团,需要提倡出版、传媒领域里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概念。上述3个方面抓住了,做大做强主要报业集团是没有疑问的。只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我们一定会有新局面。


      第三,社会压力和新媒体冲击。社会压力主要来自受众,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多样化,媒体的个性化、分众化、对象化越来越明显。于是,作为主流媒体的报纸、电视的关注度不断下降,受众面越来越小,以至于现在有些人挖苦我们,现在有的报纸、电视是“写谁谁看、演谁谁看”“谁写谁看、谁演谁看”。人民群众接受新事物、趋向新媒体是无可指责的。对于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我们的传统媒体,使固有的优势在新的条件下发挥作用。


      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推动两个适应、两个转变:一是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转变我们办报的理念和思路,在内容和形式上贴近人民大众的实际和需求,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呼声,提升报纸的影响力。二是适应传播技术的变革,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大力创造新技术、新渠道、新平台,创新自己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学习新媒体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报业的竞争力。这两方面做到了,压力和冲击就能变成改革发展的机遇和动力,促使报业更好地发展。


      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挑战中有机遇,挑战应对好了也会变成机遇。在这场变革中,新媒体凭借思维、技术和市场等几大优势迅速崛起,受到用户的青睐。而我们传统的主流媒体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由于理念、思维的原因,由于技术渠道的原因,目前对改革、创新、融合的探索和实践还不够。机遇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两个。


      第一,抓住技术革新带来的时代机遇。新技术给传统媒体原有的生产方式、赢利模式带来了冲击,但同时技术的发展也突破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产品形态,打破了过去的体制机制障碍,产生了崭新的产业形态和发展格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前,我们与世界各国的媒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个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抓住就能赢得主动,抓住就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否则就有可能陷于被动,甚至被时代所淘汰。


      第二,抓住国家推动发展的政策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国内改革发展势头良好,这也是媒体大有作为的时代。去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动文化产业及新闻出版业发展。这包括了支持创意产业、推动“三跨”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深化新闻出版改革等。我们一定要抓住国家扶持推动媒体发展这一政策红利,实现新闻传播由服务小众向服务大众的转变,实现运行机制、方式由计划向市场的大变革,实现单一业态向多元业态的大转变,实现党报集团由传统报社向现代传媒大集团的转变,推动报业发展大跨越,全面提升党报集团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以融合发展为契机打造新型强势报业集团


      目前,我们共组建了49个报业集团,主要是党报集团,主导了国内的舆论,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平台。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当前,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呈现裂变式发展态势,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影响之大超乎想象,挑战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从媒体发展格局看,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兴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从舆论生态变化看,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快速反应、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受到考验。从意识形态领域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可以说,传统媒体已经到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刻不容缓,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融合发展进程。这是报业特别是党报应当肩负起的历史责任。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一种简单的彼消此长的关系,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在融合发展的条件下此长彼长、共同发展的关系。如何加快媒体转型,推动融合发展?我认为,简单说,在思想上、行动上要有所准备。


      思想上,要做到“六个一”。


      一种观念,就是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关键是要努力形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观念和认识。说得土一点,主流媒体要放下架子,深入进去,在融合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现在,传统媒体都在积极发展新媒体业务,但还不是深度的融合发展,不是一体化融合。要树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平台、应用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共融,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资本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种思维,就是强化互联网思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很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去改造传统媒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来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树立人民至上、用户第一的观念,适应新兴媒体即时传播、海量传播的特点,高度重视新闻首创首发首播,树立全球视野,强化市场观念,提高市场营销和产品推介能力,做大做强自身品牌。


      一种意识,就是增强开放合作意识。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的今天,融合发展所需要的技术都靠自己研发,封闭起来去搞,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出路的。要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观念,能用社会的、别人的平台,技术要尽量用,采用市场机制去整合,不能关起门来搞融合。要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别人成熟的技术、平台、渠道、手段,借力推进,开放合作,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一种精神,就是发扬改革攻坚精神。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媒体改革,涉及体制、机制、投资、管理等问题,不改革是无法融合的。媒体融合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改版扩版和栏目调整,也不是在原有框架下修修补补、花样翻新。如果不思进取、怕这怕那,工作就难以推进。要以浴火重生的胆识、你行我更行的气度,勇于挑起担子、把责任扛在肩上,解难题、啃骨头,往前走。要站在新兴媒体发展前沿,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锐意改革,不断创新。


      一个核心,就是把内容建设放在首位。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是灵魂,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报”是传播的内容,融合发展就是为了使“报”适应和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更好地加以生产和传播。“纸”是传播的载体,是物质的、技术的,现在就是要用新的技术来换旧的技术,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电子技术来替代单一的印刷技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强调技术引领和驱动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信息的提升和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一个目标,就是打造新型媒体集团,占领新闻舆论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媒体融合发展时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与国际接轨,形成立体多样、创新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我认为,我们党报集团要站在这次融合发展的最前列,加快推进新型媒体集团建设,占领全球制高点。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在行动上,应当从五个方面来推动。


      一是推进内容融合。报业要推出更多的体现当代中国精神和特色的精品力作,这些精品力作要用融合中外、贯通古今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中国的新形象、好声音。留得住,有影响,这一点占住了,主流媒体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推进形式融合。传统媒体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而新媒体形式更生动活泼,把先进内容同新颖的传播方式融合起来,提升先进文化的传播力。


      三是推进技术融合。在数字化、互联网和大数据传播格局下,融合传播技术手段是个重要方向。报业作为依靠技术、依靠载体的行业,更要使用新技术、新渠道、新平台传播自己的内容,不能停止在传统办报的方法和手段上。


      四是推进业态融合。要切实加强业态的融合,业态越来越多,形成一种信息多渠道、多平台传播的格局,不能单一形式,浪费资源,而要把原创成果整合成大数据,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是推进产业融合。产业的融合就是产品、企业在产业方向上的融合。新媒体是市场上发育起来的产业,报业市场化程度低,深入融合还无法实现。我们必须深化体制改革,以市场、产业体系融合来促进发展。要用市场诚信体系和金融支持来解决“三跨”发展这个难题。另外,我们还要加强流通市场融合,推动形成全国统一的传媒市场体系,完善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党报特有的优质基因,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坚守,同时,要带头借鉴新媒体的优势,借力现代科技手段,更新内容产品形态、升级信息服务方式,创造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新模式,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提高我国传媒的整体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