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报业

纸媒改版勇于变革才有生机 寻求独特价值深耕特色

2016-01-25 11:00:5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原标题:纸媒“变脸”:勇于变革才有生机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传媒亦是如此。岁末年初,我们看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湖南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华西都市报》《贵州都市报》《盐城晚 报》等一大批报纸纷纷改版。报纸改版本是常态,但如此密集的、大规模的改版动作却不常见。在这一轮改版中,《华西都市报》希望“在33cm×48cm的平 面上,也在云端指尖,实现专业的价值,演绎视觉的美感”;另外一些报纸则更为决绝,《今日早报》等宣布停出纸质版,只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让人感受到 一种“壮士断腕”的悲壮。

      不管是形势所迫,还是主动革新,对于纸媒来说,这一轮改版意义重大,甚至可能成为2005年“报纸进入寒冬期”的观点流行以来,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关键 一举。如果说前些年一些报人对于报纸的未来还心存侥幸,但这10年间报纸日趋艰难的境遇足以令人警醒:不变革,就会被这个变革的时代淘汰。从此轮改版来 看,纸媒似乎在这样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并以此为努力方向。

      寻求独特价值

      在纸媒中,我国的晚报、都市报大多诞生于信息匮乏的年代,只要信息量足够大,就有吸引读者的资本,再加上贴近读者的表述方式和灵活的发行策略,很快便 能风行一时。但是,进入能够容纳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时代,报纸的版面再多,也不敢号称自己的信息量大了。更何况,很多晚报、都市报提供的都是低端信息,虽然 有诸如《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一些以评论、深度报道为重点的都市报,但总体来看,大多数晚报、都市报还是以“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为主打, 满足于对事件的简单描述,缺少对事件的深入阐发。而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这样的信息是最容易提供的,任何一个身在其中的个体,不管是否受过专业训练,都 可以迅疾地发布事件的相关信息,从而使晚报、都市报的相关报道成为“马后炮”。

      在这种情形下,晚报、都市报要想突围,只有发挥自身专业的新闻采编之长,以对事实的专业调查和深入挖掘为基础,提供高出一筹的新闻产品,才能满足新形 势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正如《华西都市报》所说,“要回归到报纸本位上,回归到内容上,回归到看报看什么的命题上”。在与网络的竞争中,“产品导向, 原创到底,互动引领”是《华西都市报》将要走的差异化道路,“矢志打造一份具有独特价值的大众化高级报纸”是他们新的目标。

      不仅仅是晚报、都市报注重内容生产,中央级大报和传统党报也在改版中提出重视独家、专业和深度的内容。为适应经济工作的新格局和经济生活的新变化, 《经济日报》新设立了《经济圆桌》《经济人物》《中经发布》等10多个专题版面,扩大报道领域,进一步增强了报道的专业性和可读性。同时,《湖南日报》力 求在深度上着笔,“把深度报道打造为读者爱看的产品。进一步办好《深读》《特别报道》,强化分类新闻版的深度、力度和锐度。”因此,长远来看,不管是保留 还是取消纸质版,生产优质内容,提升报道质量,都应该是纸媒的生存之本。

      深耕特色新闻

      强调独家与特色,深耕当地与本土是此轮报纸改版中又一个亮点。如《光明日报》把《文学遗产》扩展为双周刊,恢复《语言文字》专刊,推出《文明》专刊, 进一步强化其“文教”特色。这是在信息海量化的背景下,《光明日报》始终坚持其文化性不放松的重要体现。说到特色,《湖南日报》这次改版把重点放在了理论 和文化上,加大理论评论分量,“将理论评论打造成为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成为他们的目标。对专业性纸媒而言,特色应该是与众不同的,《第一财经日报》在致 读者中提到,在未来的报纸上,您将看到更震撼的重磅独家、更丰富的深度报道、更精彩的评论观点,这让我们看到了专业类纸媒在独家、深度上的坚守与执着。

      在纸媒中,都市报走过20多年。从历史上看,很多都市报的特色是模糊的,一个报业集团同时拥有两三家都市报的情况并不罕见,而这几家都市报的定位差异 并不大,导致内容同质化,缺少核心竞争力,可替代性较强。这种布局方式早期可能会给报业集团带来一些经济利益,但时间一长,极易形成内耗,出现“多子多 愁”的尴尬。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很多都市报其实只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定位和特色并不清晰,这样的产品是注定难以持续吸引人的。即使后来一些报纸进 行过改版,但只是小修小补,效果并不明显。面对受众信息需求的变化,如果不能尽快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只能走进死胡同。因此,在这轮改版中,深耕本地成 为报纸颇为用心的一个方面。

      “深耕本土,头等大事!”是《贵州都市报》改版中的一大亮点,在22年的发展中,立足本土,扎根本土是其跨越发展的关键。未来,《贵州都市报》方面表 示,将做精做深做透本土新闻,做优做细做实本土服务。《盐城晚报》更是将盐城当作自己的“心灵归宿”,希望在互联网信息多样化的背景下,深耕本地新闻,把 更多版面留给盐城人更关心的身边人和身边事。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晚报、都市报强调“深耕地方”,强调本土新闻,这固然可以成为打造特色的重要方面,但是客观地说,即使在地级市,一城拥有两家或以上的晚报、都市报都很正常,如何在“深耕地方”的同时打造差异化,还需努力探寻。

      借力新兴媒介

      互联网给报纸带来了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报纸要和互联网势不两立。对于一种更为有效、更吸引受众的传播技术,报纸没有理由厌弃,完全可以为自己所用。 在此轮改版中,很多报纸都强调了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融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转变,说明报人已经意识到了在目前的传播格局中应该做出改变。

      《光明日报》推出光明云媒、光明都市传媒、时光谱、学术卡片等具有光明气质的融媒体产品矩阵;《经济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与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法 人微博、经济日报官方微信一起组成新媒体“联合舰队”;《贵州都市报》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将贵州都市网、移动新闻客户端贵州快 报、微信矩阵、官方微博以及公众服务平台96811进行全链条打通,对产品进行融合转型。

      需要注意的是,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需要了解新媒体的运作模式和信息传播特点,了解新媒体用户的接受心理,运用互联网思维,才能吸引受众。而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采编流程再造,才是决定改版能否成功的关键。

      处于变革时代,社会环境、媒体格局、受众兴趣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中,纸媒只有敢于挑战,勇于试错,才有可能赢得生机。当然,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是找准变化的方向、做好变化的准备,切莫盲目出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刘赞)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