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澧兰

慈利县龙潭河土家人过年礼规习俗

2015-02-27 11:36:17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卢小红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沅水支流白杨河蜿蜒西溯40余公里,至慈桃二县交界之地黄石镇又岔开两条分支,向西一条叫做西溪河,向北偏东一条被称为做东溪河,往东溪河上游行不到十公里有一天然形成的深潭,呈弯月状,东西走向,面积约100平方米。潭水清澈透底、冰冷彻骨,水中鱼儿往来翕忽,大鲵、水獭时而跃出水面,空中飞翔或落在潭边的鸬鹚、白鹭数不胜数。深潭靠山一边有一飞泻而下瀑布,瀑布内自上而下隐约有一天然形成的石龙,长十余米,头似牛、角似鹿、鬃似狮、耳似象、身似蛇、鳞似鲤、爪似凤……棱廓分明、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此潭被誉为龙潭,东溪河因此冠名龙潭河。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黄石水库建成,龙潭河被水淹没,众山众景大部分沉入水底。

    龙潭河从清末明初始设乡,古镇位于龙潭河畔,楼堂亭宇、高宅深院林立。昔日是湘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商业物资集散地,商贾如云,繁华空前,隶属常德桃源,民国中期被划入慈利县。1957年冬成立龙潭河人民公社,1982年恢复龙潭河乡,1984年改建制为镇。1995年4月撤区并乡,由二坊坪、景龙桥、金坪、龙潭河三乡一镇建镇,1998年又重新恢复撤区并乡前的建制。全镇辖14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版图面积92.6平方公里,人口1.4万余人,少数民族以土家为主,约9300余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7%。龙潭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板板龙灯、赶白虎、过火槽、上刀梯、打腰鼓、过大年……等土家文化及风俗盛行,尤其过大年习俗千汇万状,难更仆数。

    龙潭河土家人过大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在外地做事的人,非特殊情况一般都会在腊月二十四以前赶回家,半个多月时间的“过大年”一直延续到走出正月十五才宣告结束。

    过小年、扫“扬尘”

    腊月二十四是土家人小年,又叫“伢儿年”(伢儿:土家话,孩子),老一辈人流传着“伢儿过年一餐打(土家话,一顿打),大人过年吃嘎格儿”(嘎格儿:土家话,肉)的说法,意思可能是对小孩子在过大年前进行突击规范教育,发现孩子不好的苗头后严厉体罚一次,以免过年期间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做一些不吉利的事,防“患”于未然吧。这天也是祭祀灶神的日子,晚餐筹备一桌酒饭,长辈毕恭毕敬地在灶门前点上香烛、焚一大把纸钱,嘴里还要念叨祈求灶神保佑之类的话,表示来年平平安安,丰衣足食。凡龙潭河的老老少少都会熟悉这么几句朗朗上口的儿歌: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同时,从腊月二十四小年起,到腊月二十六,是扫扬尘(灰尘)、清洁住宅卫生的日子。这些天,家家户户的房屋里里外外认真打扫多遍;各种各样的家什用具擦拭干净;棉衣棉絮、床垫沙发要搬往小院多次翻晒消毒……彻底的卫生打扫寓含着将今年的晦气、不顺的事扫地出门,迎接干干净净、红红火火的好来年。“二十七,赶场期”,腊月二十七是一年里最后一次集市场期,也是土家人最后一次采购必需的年货,如:香皂、洗衣粉、鞭炮、香纸、蜡烛、酒烟、鱼肉、野味等等……孩子们一定要带上的,在街上给他们购买几套新衣服,以备正月拜年走嘎嘎(土家话,外婆)时穿,全家人共同感受到过年的快乐、节日的喜庆。

    打糍粑

    腊月二十八,土家人流传着“二十八,洗邋遢”、“二十八,打糍粑”等顺口溜。清晨,两项工作同时开始。“洗邋遢”是女人负责的项目,全家所有的被子、床单、衣袜、鞋帽、沙发套……甚至翻箱倒柜把平常不用的旧衣旧被也清理出来,浣洗晒干后折叠入柜,洁洁净净迎过年。

    家里的男人、孩子和年长者专干“打粑粑”的活,在土家的风俗中,打糍粑一般不单独进行,邀请多户邻居或者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忙乎,人多,热闹,办事效益高。把白花花的糯米倒进箩筐里,反复淘洗,待到淘米水清澈透明便装进水缸浸泡,这一步骤是最关键的,淘洗得越干净、淘米水越清亮,打出的糍粑越柔软白净。大约半个时辰功夫,糯米粒就能用手指轻松捏碎了,这个时候把浸泡好的糯米过滤沥干,一瓢一瓢轻轻送进饭甄里猛火蒸熟。蒸熟的米饭,一粒粒涨得发亮、蓬松清香,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抓一团品尝品尝。专门送饭的人把糯米饭倒进圆滚滚的平底石槽,两个强壮结实的男人便开始用粑粑锤你一锤我一锤使劲往石槽里的饭团上猛砸开了。

    木锤此起彼落、“嘭!嘭!”作响,随着木锤落下的节奏,使锤人嘴中还不时 “嗨!嗨!”地回应着。男人的粗狂与魅力、豪情与力量,全在高高举起和重重落下的锤声里尽情地演绎。饭团越打越烂,越烂越糯,越糯越粘稠,到后来提锤上来,锤底会拉扯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像白绸、似哈达,与木锤难分难舍,扯不断,化不开,纠缠不清。使锤的男人越打越费力,却越打越来劲,一直到把糯米饭打成一团洁白细腻的面团后,两人合力用锤夹住糯米团送上桌上磨盘,如此三两次作业后,早已是大汗淋漓,心疼老公的女人赶紧叫停换人了。

    “出坨”的人手里蘸点熟油,赶紧把糯米团从粑粑锤上撕扯下来,在同样蘸了熟油的磨盘上,滚烫软黏的糯米团经过“出坨”人的一番拍打摔揉,捏成一个一个拳头大小的小团子扔往旁边的高桌上,经过围在高桌边众多人员的整理定型,糍粑就大功告成了。

    从朝霞满天到夜幕降临,小院内门庭若市,淘糯米的、蒸送饭的、舞大锤的、出“坨坨”的、做糍粑的、翻捡收拾的……众人分工细致,各执其责,默切配合,一派和谐融洽的景象。土家的糍粑,个头只有小碗口大,溜溜圆,象征家庭团团圆圆、生活完完美美。糍粑主要用于过年时招待登门的客人,也可以用于拜年时的礼物,尤其家有刚找媳妇的小伙,制做的糍粑更要精致,并且在糍粑正中盖上红红的囍字或者鲜艳夺目的红花,正月“拜丈人”不可或缺。

    洗澡、煮“猪老阔”

    “二十九,洗老狗”是指龙潭河土家人腊月二十九这天人人都要洗澡,“老狗”还有说法是“老垢”—— 是说个人卫生槽糕,实际上暗指一年来的不顺,包括疾病、烦心、疙瘩或者痛苦等等,后者应该更确切一些,也许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口误,反正都这么说,呵呵,将错就错吧。就是平时不爱卫生的“犟子温”(土家话,指脾气倔强)男伢儿,今天也不用指挥督促,哪怕再冷都自觉进浴室洗个痛痛快快、开开心心。“洗老狗”洗尽所有的晦气,迎接来年的好运气——老人平安健康、大人滚滚发财、孩子学习长进!这一天,筹备过年的工作也开始紧锣密鼓了——烧洗猪老阔(猪头)、腊肉,杀鸡、杀鸭、宰羊……土家人都习惯在二十九晚上把家里好吃的东西全部备好,尤其是煮猪老阔,烧一大锅水,待水烧得半开把猪老阔放进去,盖上锅盖,再等猪老阔半熟(标准是用一只筷子能轻松捅破猪老阔皮)放进大块萝卜、海带结等,煮上十来分钟,就算大功告成,大都要忙到半夜。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煮好的猪老阔萝卜和海带结在土家人眼里有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大家都爱吃,放上十天半月不腐烂不变味,酸酸甜甜、喷香可口,味道别具一格,堪称龙潭河土家人食谱一绝。

    过大年

    土家人过大年最隆重和注重的就是年三十清早的年饭,吃年饭的时间一般选择在黎明前,紧闭着大门,到年饭结束时,天色也越来越亮了,预示着生活越来越好、日子愈来愈红,所以大家习惯早早地起来置办年饭。

    媳妇们等到“鸡穿裤”(土家话,指临晨鸡叫时分)便起床烧火,蒸上一大甑蓬松柔软、清香爽口的“饭甑”饭。男人负责“拆猪老阔”,“拆猪老阔”是比较隆重的一个仪式,先将煮熟的猪老阔用筛篮端着并带上香、纸和蜡烛,去门前不远的土地庙祭拜土地神,祈求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才能回厨房分类拆开,猪老阔一般拆成肥、精、嘴、舌、耳、尾等六部分回锅后凑成六大盘送上饭桌,象征六六大顺。餐厅已经移至堂屋,待到大圆桌上五花八门的多个炖钵冒出滚烫的热气,干锅翘板鱼、干锅牛羊肉炖出“嗞嗞嗞”的响声,盐鸭蛋、粉蒸肉、红烧肉、扣肉和土豆丝、藕片等数样孩子们钟爱的荤素菜上桌后,大人就在堂屋外面燃放起鞭炮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年饭就正式开始了。拜祭祖人是动筷前最起码的程序——在堂屋神龛下的祭台里点上香、烛,烧完纸钱,于上席恭恭敬敬置好两杯米酒、两碗祭饭,在祭饭饭碗上摆上筷子,由长辈轻声呼唤“祖人吃饭”,将酒泼洒地上、祭饭倒回饭锅后,全家人才能依次就座。这是对祖人的敬重,意为请祖人先“吃”了,然后一家人才能吃。

    平常吃饭不必讲究,过年就要讲规矩了,长辈须坐正上席,其它人也要按辈分、长幼坐侧席,小孩只能做最下边的位子。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期间,土家人的禁忌很多,尤其是吃年饭时不能“泡”汤(舀汤),据说“泡”汤了会“跨田坎”,影响来年收成;要小心谨慎,不损坏钵盘碗杯勺等餐具,否则,来年晦气、不顺;小孩不许哭、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如:死、差、坏、泼、没有、拐哒……等等。三十过大年,家里的“六畜”也要享受节日的待遇。猪牛羊要喂白米粥、鸡鸭鹅的口粮加倍,狗猫呢,至少,年饭桌上的荤菜是要一一品尝的。

    年饭后,各家各户就忙着贴对联、沾窗花、挂灯笼等,然后是“了账”——给别人还钱还物,或者是讨回被他人借去的钱财。土家人严格遵循“一年草籽一年落”、“有钱钱交代,无钱话交代”,年三十要有一个了断,不出正月十五,无论是谁都禁忌借还钱物的。下午的“团年饭”也特别重要,不过,就餐的地点和就餐的对象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餐桌从堂屋又重新回到客厅,刚娶进门的新媳妇是要回娘家团年的,当然,刚嫁出去的女儿也要携女婿要回来过年了。家族里最爱酒、平时关系又最铁的老兄老弟一般都要聚集在一起干几杯。团年饭的气氛比年饭要火爆许多,喝酒的方式五花八门,或划拳或掷色,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送“亮”

    酒足饭饱之后,醉醺醺的男人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送亮”(送亮:土家语,给祖坟送灯烛),女人们大多不参加,她们要收拾厨房餐桌,还要安排晚上的生活。孩子们不闲着了,帮着走路摇晃的哥兄伯叔,抱的抱香纸,扛的扛鞭炮,一路嘻嘻哈哈、谈笑风生……就是平常不爱言谈的大伯,也趁着酒兴吼上了几段豪情的山歌。

    荒凉的小土包,掩没在一片苍松翠柏里,平素冷落的坟堆前,此时热闹起来。众人来到坟地,点烛燃香烧纸钱后,列队鱼贯虔诚下跪叩首,口中念叨“婆婆,拜年!、嗲嗲,拜年!……”,临走一阵阵鞭炮声响起,对先祖依依的哀思与深深的怀念,全都寄托在那袅袅升起的青烟之中。祖坟多数不在一处,有远有近,山路荆棘丛生、崎岖坎坷。“送亮”队伍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一个个累得大汗淋漓、腰酸腿疼,但绝不遗漏一处,一一祭拜,以示对先辈的记念与敬重。土家人过大年“送亮”一共有三次: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送亮”队伍越大,越是彰显“后继有人”;鞭炮雷炮炸得越多,越是表示后人发财。已成雷打不动的惯例,无人违反。

    坐“草”、压岁钱

    “麻雀也有三十夜(读音ya)。”龙潭河土家人流传着这种说法,他们特别注重年三十夜生活。男人们一下午的“送亮”劳顿后,返回家里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土家人的“坐草”也就开始了。所谓“坐草”便是各家各户备置好“瓜子”、“薯片”、“板栗”、“开心果”、“甘蔗”、“蛋糕”……等等之类“小吃”,全家人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火炬” (大树兜)的火坑边团聚聊家常,电视机也临时移往火坑屋里,在春晚节目的间歇——长辈们会总结一年来的收获,提出来年的希望;小辈们欢天喜地拿出“赶场”买来的鞭炮花炮“噼噼啪啪”炸个不停,有时还纠缠着爷爷奶奶讲一些陈年旧事或者古老的故事;年轻人呢,大多谈谈工作和学习方面的经历、山外边精彩的世界,年轻大姑娘或小伙儿的婚事也一般在这个时候向长辈们“露露底”……笑语满堂、其乐融融。家里的老人对整个“坐草”过程十分恭维虔诚,他们平时遵循早睡早起,但今天是必须要迟睡的。相传大年三十晚上坐得越久,田里地里菜园里的草就会长得越慢,年轻人一般不会遵守,只要春晚一结束,或者给小辈的红包发完后大多都要去床上玩微信、发短信、上Q聊天去了,但只要长辈一声咳嗽,也会规规矩矩坐在火坑边不走了。小孩们“坐草”是最开心的,因为他们会有颇为丰厚的“收入”——压岁钱,爷爷奶奶派发红包一百两百不等,一般是平均分配的。可大伯小姑、幺叔堂哥等就不同了,压岁钱得看你读书的成绩了。读书厉害的一股脑儿会搬出奖状证书,成绩差点儿的也会找来动过手脚的“通知书”呀“手册”呀什么的,长辈们都只是抓住这个机会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压岁钱数量最终基本上还是一样多的。孩子们一个个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过新年、筛“蛋茶”

    龙潭河土家人把腊月三十称为年,正月初一叫做新年,也叫大年初一。新年的“开门红”是土家人最在意的大事,顾名思义,新年的第一天开门就要红红火火,寄托着土家人无限期盼的“开门红”便是由这些花样繁多、流光溢彩火药制品来显示了。家家户户都做好了精心的筹备,花炮、雷炮、礼炮在楼顶或者大院里成行成排地摆放,普通的小鞭炮更是小意思,各家都是数大圈。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火喜庆的礼花鞭炮要放得早、放得响、放得多。没待黎明时分,人们几乎不约而同点响了新年的“开门红”,万家鞭炮花炮礼炮齐鸣,火光冲天,震耳欲聋,喧嚣的夜空中不时绽放着五彩缤纷的礼花,星空下一片灿烂……整个村庄沸腾起来,满耳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满目的闪光应接不暇,场景犹如“淮海战役”再现,惊天动地,壮气吞牛。

    正月初一上午,土家人不许扫屋,也不许向屋外泼水,扫屋表示将吉利东西扫走了,泼水表示将财喜泼出去了。所以,每户人家、每间房间正月初一上午都满是瓜子壳、水果皮、食品袋,堂屋和院内到处都有鞭炮和花炮残渣,地面十分狼藉却不是怪事,洗脸漱口的水也都集中装在一只大水桶里,不到晌午过后是禁忌清扫的。新年的早餐也是很讲究的,吃“蛋茶”是重要一环,“蛋茶”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煮熟的鸡蛋剥开蛋壳,露出圆溜溜光滑丰润的身子,放入盛着浓浓糖水的“蛋碗”里,数量以三个鸡蛋为标准,按食量四个五个不等,全家人吃上香喷喷甜津津的“蛋茶”,预示着全家新的一年幸福团圆,生活甜蜜。特别值得推崇的是龙潭河土家媳妇不论年龄多大,或是婆媳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但只要公爹公婆以上的长辈健在,都要行“筛茶”这一礼节,如果没有住在一起,也要带上红糖、“蛋碗”、勺子和热喷喷的熟鸡蛋、提上开水瓶赶往长辈们身边进行,媳妇毕恭毕敬跪下身子,双手奉上“蛋茶”给他们拜年问候,老长辈们喜上眉梢,连忙扶起媳妇,有的还乘机给媳妇塞上红包,平常的抱怨、疙瘩此时一股脑儿全到九霄云外去了。呵呵,这也算土家人婆媳沟通、“代沟”交流和家庭矛盾解决的独特方式吧。

    “初一不出门”。龙潭河土家人按古老的规矩,大年初一是一定要呆在家里不相互串门的,包括咫尺的邻居。当然也有例外,如果在除夕的本年,某家有老人去世了,那么这家已出嫁的女儿同女婿一起就要在在新年的正月初一这天,相约带着礼物、大捆的纸钱以及香、蜡、鞭爆等回到娘家,为已故的老人做祭祀,称为“烧新香”,这也是对已故老人“尽孝”的一种纪念方式。

    初一早餐后,大伙儿分别拿出手机给各自的闺蜜好友、同学同事、领导老师们发发祝福短信,或者玩玩小牌、聊聊家常,一般不掺杂外人。玩腻了就相约爬爬屋后的小山、照几张最原始的风景照或全家福,年轻的爸爸一时兴致来临给孩子做几样自己童年自制过的玩具(弓箭、高跷、木头枪等)、年过花甲的奶奶也在爷爷的嗤笑声中跟着小婶婶扭一扭城里时髦的广场舞……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疯”玩一天,待到天擦黑“送亮”回来,人人精疲力乏,加上“坐草”耽误了睡眠,晚饭后大都草草洗嗽后钻进卧房,养精蓄锐以备明日远行,只有剩下几位“老兜”(土家话,老长辈)打扫卫生,收拾“残局”。

    拜年

    “初二拜丈人”。当黎明的曙光刚刚从东山山巅边冒出,寂静的山冲又开始沸腾起来。

    大家庭派生出来的多支分支部队——小家庭都在忙乎着“走丈人”出发前的精心准备:女人在梳妆台前反复涂脂抹粉、描红勾眉;男人们启动小车、摩托车开始预热后往小车后备箱搬运,或在摩托车后架上牢牢地捆绑好“拜丈人”用的齐腰高的烟酒、茶叶、点心等礼物纸箱;孩子们早就穿戴好了年前新买的“乔丹”、“耐克”之类全新衣帽鞋袜在院内蹦来跳去,最忙还是爷爷奶奶这些“老兜”了,逐支分支队伍都要询问礼品准备情况、叮嘱在丈人家注意的礼节和路途安全等等。随着发动机轰鸣声的响起,分支队伍先后开拔,一溜烟消失在乳白色的晨雾中……

    送走儿媳孙辈们,“老兜”丝毫不能懈怠,因为女儿女婿和“疼巴肝”的外孙们马上就要到了。奶奶迅速围上围裙钻进厨房忙开了——媳妇们筹备好的鱼、肉、鸡、鸭、野味数个炖钵要回回锅,再端上大圆桌;念初二的小外孙女最爱吃的马铃薯丝早早地洗净切好;在青岛当海军探家回来看外公外婆的三外孙最钟爱的“芋头儿”煮熟后加热煲煲汤……爷爷从卧房的橱柜底翻出了大女婿和幺女婿最爱喝的“酒鬼酒”,未出嫁的小姑也不闲着,客厅里一遍又一遍的打扫抹洗,在条形茶几上十几个食品盘里添满各种各样水果、“小吃”,茶盆、茶杯、蜂蜜、茶叶早早摆放整齐、井然有序。

    不到晌午,“连襟”们携妻拥子带女陆陆续续到齐了。淳朴的龙潭河土家人遵从“养女不图钱,两个生日一个年”规矩,嫁出去的女儿一年里给父母二老生日的拜寿和春节的拜年这三个礼节是无论如何都要做到的,老人们也都十分期盼和看重。特别是拜年,以前,女婿“敬奉”岳父岳母的烟酒肉糖、糍粑饼干现在有了“改革”——一律用红包代替,红包内现金数量,视家庭经济状况“红翅膀”(百元钞票)两张、五张、十张不等,但是给娘老子购买的新衣新鞋、老爷子烟酒还是必不可少。憨厚朴实的老人们不在乎女儿女婿拜年红包的厚与薄、家境状况的贫与贵、礼物档次的高与低,只要人人都到就无比兴奋。尤其是外孙们一个叩头、一声“嘎嘎、嘎公拜年!”乐得他们一个个喜上眉梢,心里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热热闹闹、合家团聚的拜年大餐开始了。人多,一桌已经容纳不下众多宾客,客厅已挤挤攮攮摆上了两张大圆桌。老丈人与“好一口”(爱喝酒)的女婿们围坐一桌,能喝的女儿和几个年大些的外孙也会主动上桌来凑凑热闹。而剩下的不胜酒力的女婿,却在一片嘲笑声中偷偷挤进丈母娘“领导”的姨姐妹和小孩们那桌。喝酒的喝酒,吃饭的吃饭,聊天的聊天……各得其所,各尽其乐,这给许久未见的父子、母女、连襟和表兄表弟、表姐表妹提供了一个聚会交流的机会,大家在一起话话家常叙叙旧,畅所欲言、激情满怀。

    在丈人丈母娘家,女婿是最受欢迎、最受宠爱的尊贵客人,丈人丈母娘处处捧着女婿,老婆们时时让着自己的丈夫。丈人丈母娘见到日夜盼望的女儿,迎来女婿、外孙、外孙女,满屋团团转,忙里忙外,吆喝不断,满面春风不绝,哪怕累得第二天爬不起床,心里也是美滋滋、乐悠悠的。而老婆呢,平时当家作主凌驾于丈夫之上,但回到娘家,在大年初二这天肯定要敬重丈夫、让老公做一回“大丈夫”的——酒,能够敞开酒量喝,醉了宁愿“屈驾”服侍,毫无怨言,端茶倒水心甘情愿;打牌,也可以“放宽政策”,都是自家人,输赢无关紧要,手气背输了上百,或者三五百仍然和颜悦色、笑容满面。当然,做女婿的在这一天表现也特好,下厨房掌大勺煎炒烹炸显身手,丈人丈母娘乐呵呵高兴得合不拢嘴。

    女儿女婿以及外孙们每年一届、雷打不动的拜年“大会”一般大年初三早饭后才宣告“落幕”,外出的儿子媳妇和孙子们也在初三相继返家。虽然过大年“走丈人”的拜年重头大戏过去了,但拜年活动远未结束,家族里的大嗲幺嗲姑嗲是最先要去的,伯伯叔叔姑姑更不用说了,长辈拜完了便是同辈,今天到姐夫家,明天到兄弟家、后天又到了自己家里……每家一天时间是最起码的。

    亲族之间相互“拜年”,是龙潭河土家人盛行的一种“礼尚往来”,拜年礼物可以随便带,有什么送什么,愿送多少送多少,不讲究什么。只是“拜新年”的礼物是不能随便送的,所谓“拜新年”是专指新婚夫妇给女方父母兄弟、叔叔伯伯、外公舅爷、姑姑姑爷等拜的第一个年。拜新年在形式上和内容都有特殊的要求,用红绸条或者红纸条将每样礼物缠一圈,形式上以示特别。内容上要求有“礼行”(猪肉条,2斤左右)、有酒、有纸包红糖或礼盒(副食品)等,一样不能缺。当然,拜新年的“打发”不可少的,新人辞行时,主人家除了挽留一番外,还要给打发,包括钱和物。

    打发的钱称为打发钱,用红包包着,数额大小至少要与新人所送礼物的价值相当,不能让新人亏本,更重要的是沾沾喜气,因此,主人大都出手大方且乐乎乎心甘情愿。打发的物品一般是糍粑,糍粑在数量上没有要求,多少都行,但必须是双数,取好事成双之意。拜年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或者整个正月甚至更长时间,因为龙潭河土家人流传“有心拜年,端午不迟”说法。

    “板板龙灯”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龙潭河土家人元宵节这天把“灯”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天刚擦黑,满山遍野鞭炮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过大年的最后一次“送亮”——祭祀祖先的灯烛又在坟前点亮了。山脚、道边、岭上、林旁……到处都有星星点点的烛光闪亮,平常晚间无人问津的墓地也似乎变得不那么阴森了。

    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的电灯都被打开,全家大小齐出动,在围墙上、窗台上、台阶上、楼顶上……每隔一尺左右点燃一支蜡烛,一排排、一行行错落有致,造型五花八门,远远不望去,璀璨无比,蔚为壮观。

    最让龙潭河土家人引以为豪的就是“板板龙灯”了,因为它是张家界市慈利县唯一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发祥地与流传地都在龙潭河,全国独一无二,中央电视台曾经专题报道,凭借此项目龙潭河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传龙潭河“板板龙灯”起源于宋朝,是为了纪念剿匪英雄雷万春将军而兴起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道具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内装腊烛,外表用枸子皮纸裱糊,龙身则由数十块或数百块木板连缀而成,称为灯板。灯板由各户自制:一长条形板凳,长五尺六寸,宽五寸,其上装有五个八方灯笼(表示五谷丰登),灯笼内各置一点燃的蜡烛,其下垂擎手木柄两根。每块灯板由木楔、圆孔与相邻灯板相接,连成一条长龙,串起古、土、狂、美、稀之气韵,构成气势雄伟、千姿百态的“板板龙灯”,夜晚舞龙,灯光闪烁,气势磅礴,精彩绝能,美妙无比。

    参加龙灯表演队伍少则要三到五百人,多可达千余人,人人身着黄色的马甲,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随着一阵阵铿锵的皮鼓、雄浑的铜锣、嘹亮的号角、热烈的唢呐骤然震响,伴随着沉雷闷响的火铳声、噼啪争吵的鞭炮声及气吞山河的吆喝声响起,“板板龙灯”在空旷的操场上或者平整干爽的大田里快速游走舞动起来了。它时而翻滚腾挪,时而自如进退,时而摆出长蛇阵……一阵驰骋后,龙身几番辗转,一个个硕大的“家和美”、“太平年”、“中国梦”等造型文字图案立刻呈现在眼前,迎来观众阵阵叫好声和欢呼声。

    持续近两小时的场地表演结束后,便是龙灯拜年送福“讨利是”( 讨利是:上门讨要喜钱)的时间了。由鼓乐开道,成百上千米的“板板龙灯”穿行于村镇小道、游走于大街小巷,村落大院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盛况空前,引来万人空巷。每到一商铺或者住户人家院前,人们都会自发地燃放大捆的鞭炮和大堆的礼花,欢天喜地来迎接,龙头在大门前翻腾舞动,或鞠躬点头,或亲吻房檐门头。双手捧着“利是”纸箱、能说会道的引导人相机高呼“恭喜发财!”、“新年吉祥!”之类祝福话语,主人们神采飞扬、春风满面,乐呵呵地将“利是”——鼓囊囊的红包塞进引导人红红的纸箱中。“利是”多少数目不限,从一百两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土家人推崇“长短是根棍,大小是个情”,钱的多少无所谓,娱乐开心而已。

    “狂欢”持续到深夜,舞龙人虽一个个累得筋疲力乏,却仍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待到“板板龙灯”简短的收尾仪式结束今后,好友相邀一起到某一兄弟家置办上一桌酒席,大口地喝酒,大块地吃肉,忙乎至东方天边露出鱼肚白,方才在媳妇们的一再催促下醉醺醺踏着“S”步,扛着灯板返回家里。

    龙潭河土家人火热的“过大年”于正月十六黎明静静落下帷幕。

    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龙潭河土家人沿袭数百上千年岁月沉淀的“过大年”这一民间礼规习俗,不仅调适了人际关系、建立了友谊与互信、增强了亲情密切度,而且提升了社会精神操练、人文教化、道德修养……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传承、得以升华,即使当今过大年蒙上了不少现代色彩,但古老的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依然是盛开于华夏民族之林中的一朵朵奇葩,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卢小红)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