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性论断,标志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同时,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根本要求就是以奋斗姿态写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突出了党的领导这一当代中国最高政治原则,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着力提升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健全完善决策咨询、定期研判、政策出台、监督落实等工作机制,合理划分党委常委会、全委会、党代会研究决策经济工作的职责定位。要全面提升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树立市场经济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法制规则办事,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强学习和实践,全面提高驾驭经济发展全局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坚决反对在经济工作中的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切实把讲政治落实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二、围绕主线抓重点。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就是把关注点从经济增长“快不快”转移到发展质量“好不好”上来,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鼓励各企业、各产品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瞄准看齐,完善提升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体系,开展对标、达标、提标、创标活动,来一场品质革命,做到以质取胜。要把着力点放在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上,大力去除落后、过剩的产能和无效供给,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权保护、国企国资、土地、财税、金融、“放管服”、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大力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要强化“放水养鱼”意识。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进一步减少前置条件和审批环节,全面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在减税、降费和降低劳动力、地价、资金、能源、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方面持续发力,营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要以防控政府性债务和金融风险为重点,消化债务存量、严控债务增量,持续打击非法集资、高息揽储、网络传销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坚决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三、把握机遇谋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要抢抓国家新一轮科技布局调整、大力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机遇,围绕湖南争创国家创新型省份试点,全面推进科技、产品、文化、管理、制度等创新,把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要牢牢扭住产业发展这个根基,依托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出台落实加快推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开放创新要素市场、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等一系列鼓励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围绕新经济新领域,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智慧经济、绿色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主体力量,推动形成多元动力、多级支撑的高质量产业经济新格局,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四、统筹城乡促融合。城市和乡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加速推进城乡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谋划、统筹推进,实行城乡规划一体化编制和管理,深化土地、户籍、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均衡配置、双向流动、平等交换。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有机更新”,注重“产城人融合”,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倾力打造有颜值、高品质、好气质、够活力的城市新环境。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突出体现城乡居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共同主体地位和共享政策体系。
五、抓住绿色增品质。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即为生命、绿色即为底色”的生态环保意识,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重做好“生态+”文章,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以“绿色化”“生态化”保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严格保护优质自然生态资源,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环境保护、修复工程,深化环境保护督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要强化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深入推进“蓝天行动”,持续实施“碧水行动”,扎实开展“净土行动”,巩固拓展“绿化行动”,铁腕开展“雷霆行动”,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广泛宣传、全民动员,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认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六、紧扣民生补短板。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发展质量的试金石。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质量民生供给。要着眼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新期待,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补短板、求实效、上水平,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持续关注民生热点、求解民生难点,真正把群众的“门前小事”当作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从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情做起,精准施策、用心操作,一件一件解决好,一桩一桩去办实,着力把好事办到百姓的心窝里、难题解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要以攻坚拔寨的勇气和负责担当的精神,坚决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在扶贫路上,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名贫困群众。
七、扩大开放激活力。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开放提供动力、激发活力。要始终坚持“打开大门”搞建设,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推动形成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加快“走出去”步伐,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实施为重点,鼓励引导企业通过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联合投资等多元化方式,整合和延伸产业链,提高全球资源和市场配置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引进来”质量,在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集聚全球优势资源的同时,把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服务标准和管理经验,不断促进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更好实现双向投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大力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推广自贸区可复制的改革试点经验,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着力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加快建立国际展会、电子商务、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服务外包专业园区等贸易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扎实推进通关一体化和“单一窗口”建设,积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作者系市委政策研究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