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澧兰

儿时的烘笼儿

2019-02-28 10:58:37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钟慧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天就进入了严冬。北方呼啦啦地肆意嚣张着,气温瞬间跌至零下一度,人们紧裹着厚重的棉衣裤,瑟瑟发抖地在寒风里奔走,远远望去,活像一只只匆匆外出觅食的拙熊。

    大清早,儿子背着书包,抱着暖手宝欢天喜地去上学。边走边跳边欢呼:下雪了,下雪了,马上就要下雪了,我要堆雪人、打雪仗……看着眼前欢快的他,我心底最柔软的情愫瞬间被触动,儿时提着烘笼儿去上学的记忆漫入脑海。

    在湘西北,烘笼儿是白族民家佬对手提取暖小火炉的俗称。

    我老家在桑植县芙蓉桥,是个白族乡,那时候烘笼儿盛行。烘笼儿有三种:一种为铁盘做底用细铁丝挽成箜娄架子制成。美观实用,可放木炭,亦可烧柴火。殷实人家才会有这样的烘笼儿,贫寒家庭,只能望“笼”兴叹。打小我就非常渴望能拥有一个铁盘烘笼儿,但却从未得到过,成了我儿时最奢望的梦。一种是泥巴土盆做底用竹条挽成箜娄架子制成。篾匠手艺好的,制作出来的烘笼儿外形美观,可谓工艺品,但极不实用。不能烧柴火,只能放木炭,且必须是小火,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烤糊竹条,烧坏烘笼儿。篾匠手艺不好的,外形拙陋。平常人家一般都用竹篾烘笼儿。还有一种烘笼儿是孩子们自制的,大抵就是一个破铁盘串上三根又粗又长的铁丝制作而成,是冬日放牛的专用品。极其简陋,但功能异常强大,可烧柴火;也可大烤红薯土豆,小烤黄豆玉米。有的孩子,还会从家里“偷”来米和小瓷缸煮粥。火快熄灭时,立马提起烘笼儿在空旷地舞几圈,柴火就借着风呼呼啦地燃起来。

    舞烘笼儿是门技术活儿,舞的样式也多。有单舞、双舞;有平行舞、翻滚舞;有正“八”字舞,也有反“八”字舞;还有正反交叉舞、左右手替换舞……越舞,火就越大越旺。人在中间,火团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快忽慢、忽急忽缓……四处飞舞,如同杂技表演一般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技艺高超的,还可边舞边蹲下来捡地上的东西。当然,也有技术不好的,舞得笼儿里的柴、火、灰全泼下来,地上、身上瞬间一片狼藉。

    在孩子们中,谁舞烘笼儿的花样多、样式新、速度快,谁就会被拥戴成孩子王。而我只是个小破孩儿,又没有烘笼儿,所以,孩子王一次都没当上就入了学。

    上学后不久就是冬天,我拼死拼活、绞尽脑汁地从父母手里要了个最简陋的竹条烘笼儿。即便是奇丑无比,我都不在乎。

    我终于有了烘笼儿。我向世界大声宣布。

    一大早,我提着烘笼儿,在离家上学的当儿,蹑手蹑脚地偷偷溜回母亲放粮食的屋子,三下五除二地往书包里装一把黄豆或玉米,然后避开所有人,快速跑去上学。在进校门的瞬间,我又随手折两截树枝,塞进书包,飞一般地冲进教室。上课,一门心思想着我的黄豆呀,我的玉米呀。不知不觉间,我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将一粒黄豆丢进烘笼儿里,快速拿起早就准备好的树枝,扒开灰,埋好豆,等上三十秒,再扒开灰,刨出黄豆,用树枝当筷子夹起烤熟的黄豆,迅速丢进嘴巴里。然后大气不出二气不进地闷着嘴,一声不响地蠕动牙齿、舌头,偷吃。这套动作,必须在一分钟以内完成,老师才不会发现。而我,从未被老师发现过。于是,我暗自得意。没让老师发现,这无疑增加了我挑战冒险的信心,也让我得意了很久很久。这一久,就是三十八年。直到上周末,去儿子班级帮忙打扫卫生,我第一次端端正正地站在讲台上看讲台下。眼界内,讲台下的每张桌椅,每个角落,都尽收眼底,且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我这才想起当年上课时烤黄豆吃、烤玉米吃,难道老师真的没有发现?不说而已。

    我提的烘笼儿最多坚持到第二节课就熄灭了。灭后,它基本就成了我和同学们的玩具。最后弄得浑身是灰满脸漆黑。有好事的男同学开始捉弄我。他们把我堵在墙角边,扯走头上的橡皮筋,撕破衣服口袋,踩坏书包。瞬间,书包里书本、文具、扒灰的树枝还有黄豆玉米散落一地。看见狼狈不堪的我,他们便放肆大笑。我气愤极了,第一次挥起拳头,狠狠地揍向他们。他们当然也不甘心,抢走我的烘笼儿,弄断竹条、打破土盆。烘笼儿彻底报废。

    老师见我们打架,急匆匆地赶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如老鹰抓小鸡般,将我们拎进教室,不说教,不询问,只让我们安静对墙站好面壁思过。当天下午,我们班就提前学习了《青松》这篇文章。“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朗朗书声如一道暖风,滋润了我们幼小的心灵。

    最后,不知道是老师的冷处理让我们有所觉悟,还是童年最纯净的心灵不记“仇”,亦或是老师引领我们学习《青松》后,让我们懂得了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品质起了作用,总之就是课后不久,我们很快忘了打架的事儿,继续黏在一起看书写字画画,一派和谐。而我却因烘笼儿敢和男同学打架的事瞬间成了班上的孩子王,女生拥戴,男生钦佩。

    不过,那天放学回家,我被父亲暴揍了一顿。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烘笼儿没了。

    没了烘笼儿,也不容冬天再提烘笼儿去上学,我的童年就这样过去了。随后,烘笼儿如一枚沉淀的信筏,被封存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安然、通透。直到此刻,有关它的记忆被儿子的暖手宝激活,令我无限感怀。从理论上说,具有科技含量的暖手宝远比烘笼儿更胜一筹,安全、干净、易携带,但骨子深处却还是觉得它少了些童年的趣味儿。这其实就是时代变迁给予我们的利与弊。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前进,我们应该活在当下,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学会舍弃和接纳。因为,无论是“土八路”烘笼儿还是“高科技”暖手宝,都是父辈、我们和儿子这辈们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和最美好的记忆,香醇如酒,清馨如诗。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